第261章 不安的狮门(3 / 5)
4),不算多,也不算少,但稳稳地站住了阵脚,足以有第二周放映。
而且别忘了它是在什么样的发行下取得的成绩,如果它是在受重视的发行下上映会怎么样?会不会像《颤栗汪洋》那样有单馆23,424的开幕周末?它的评价口碑支撑得住这个想象空间。
所以发行部乃至狮门都在tet的院线发行上犯了重大错误,要是挽救不回来地搞砸,错失的是什么?
一部《颤栗汪洋》?《电锯惊魂》?《女巫布莱尔》!?
此时的发行部会议室正开着周一发行会议,气氛一片凝固,众人的神色都不怎么好,以前那些对tet的调侃打趣笑声仿佛还响在耳边“悬崖电影的银幕美梦”、“神秘博士”、“伪纪录片一次就够”……
奥登伯格拉沉着脸,看着桌上的散场调查统计文件,特别留意着其中一些问答。
【你是从哪里得知这部电影的?(多项选择)
第一位:影院大厅的海报;第二位:互联网宣传推广;第三位:从亲友那里获得的信息】
多么失败的宣传,才会被“售票厅海报”排到第一位!这就是说大部分是随机观众,对“伪纪录片+驱魔”感兴趣的人有很多。
【今天你来到影院,哪一项是看这部电影的关键选择?(多项)
第一位:伪纪录片恐怖题材;第二位:女主角;第三位:驱魔题材】
直接验证这一点,整个电影业默认的“观众嫌弃伪纪录片”似乎只是错误想象。
【你的年龄?
第一位:18-24岁(45。1%);第二位:25-34岁(32。7%);第三位:12-17岁(11。3%),第四位:35岁以上(10。9%)】
18-34岁,最庞大的市场!
【看了这部影片后,你如何评价它?(只选一项)
第一位:非常好看(38。5%);第二位:完美(36。2%);第三位:差(9。1%);第四位:好(8。7%),第五位:一般(7。5%)】
这是震惊了公司的一项。首先整份调查统计是很漂亮的,但有一个大问题是样本不多,观影过的上千观众愿意做调查的只有十分之一,配合热情很低,通常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他们不满影片,骂它的热情都没有。
可是tet是烂片吗?叫好的总比例高达83。4%!与网络的极佳反响相吻合。能不能卖座另说,至少看了它的观众大都没有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