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6章 咬住尾巴(2 / 4)
了。
这会,薛郎开始了雪窑的搭建,一块块的雪砖,用松散的雪粒当砂浆,砌成了圆形的馒头状的雪窑。到了屋顶,用编筐的槐树条子弄出弧形支撑,一块块雪砖摆上,不到一个小时,三个人就搭起了足够十人居住的雪窑,并在顶端留下了排烟孔,在背风处搭起挡风墙,留下了可以钻入人的不大门户。
薛郎亲自指挥,张明和一名队员还能完全不犯错误,要不是多抠出相当数量的雪砖,估计三人都用不上一个点就可以完工。
但一到大家动手了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不是雪砖碎了,就是拱形的圆顶不等合拢就塌陷了,不得已,清理了里面的雪,基础还在,重新来过,让一帮精英们玩的是不亦乐乎。
一遍遍的搭建,直到下午,积雪已经被抠掉了第二层,所有的雪窑才搭建完毕。
大家钻进已经铺上树枝,上面铺上干草的雪窑,烤着湿透的手套和鞋子,看着中间点燃的柴火,都倍感新奇。
烟,一点不在雪窑里留存,就算门户被雪砖挡住后,又挂上了毯子,根本不透风,烟雾,也笔直的冒向顶端的排烟口,一点都不呛人。
随着火焰燃烧,雪窑里温度渐渐升高,坐在干草上,后背虽然还凉丝丝的,但正面却能感觉到暖意。
这一刻,所有人都明白了,雪地里,这种雪窑比帐篷都暖和。帐篷为了携带方便,都是单层的,只是挡风却不挡寒。雪窑两者都兼备了。加上可以生火,更不是帐篷可比的了。
半个多小时后,手套和鞋子都烤干了,薛郎在太阳已经降落树梢后,温度骤降的时候,将取暖的菜鸟们轰出了雪窑,带着他们在昏暗的山林里,进行第一次野外雪下寻找水源之旅。
这里,只有一条小溪,但就算这样,距离几公里远,大家要找到依旧很困难,因为,溪水这会虽然还在流,却是在冰下,在雪下,打眼望去根本看不到。
薛郎没有再讲解如何辨认有可能有山泉和小溪的知识,因为这些已经讲过。大家只要实际印证就好,找不到,那么接下来的训练,他们会因为没有水,单靠融化雪而渡过漫长的训练。
靠融化雪水不是不可以,但会因此吸走很多温度不说,过程也相当慢,耽误时间,所以,水源还是需要的。
还好,野外生存,这些曾经的精英并不是没经历过,也有在山林里长大的,所以,从植物,山体的走势,也就是地貌,还是能看出大概的;加上薛郎已经细致的讲过,他们在距离水源地一公里左右分散后,所有小队还是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