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一章 望风而逃(3 / 4)
开办。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这个满清朝廷虽然已经摇摇欲坠,但是客观一些说,本年代的清廷高层还是具有一定战略眼光的,而且也没有外人想象的那么排斥改革,只要这种改革并不危害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并对维护他们的统治有利的话,那么他们是不会介意去推动这些改革的。
历史上的洋务运动,辛丑年后的新政改革都已经可以说明,这片土地的统治者眼光还是有的,改革的心也是有的,只是他们的利益和普通民众的利益不在同一个层面,并且得不到有效的协调,所以改革的越多死的越快。
历史时空里的满清王朝,可以说是被自己的改革给改死的!
不管后来的满清是怎么灭亡的,但是现在,满清绝对不会是因为改革而自己灭亡的,因为从目前来说,满清的最大威胁并不是什么改革,而是来之南方中华军。同时如果不进行军队的改革,如果没有练出现在的这些新军来,估计去年人家林哲的大军就已经打进北京了,那里有还以后担心改革过多引起自己统治覆灭的机会啊。
不管什么时代,站在那权力顶层的那些人都不会什么庸才,哪怕是靠各种小手段爬上去的奸臣,媚臣那也一个个都是人精啊。
在这些人里头,张国梁不算什么顶尖的,但是身为清廷在江南地区少数几个主要将领之一,张国梁比朝廷的大臣们要更见清楚的了解中华军的现状。
而有时候知道的多一些也不是什么好事,当初都兴阿对中华军了解不深,但是之所以这样他才有足够的胆量率领一万多练军以及四五万旧军南下和中华军第一军决战,最后纵然败了,但好歹是敢堂堂正正的打一场。
但是李鸿章和张国梁呢,这两个是清楚中华军的战斗力的,所以他们连正面对敌的勇气都没有!
淮安和桃源县两地,不管是张国梁还是李鸿章,都没敢出城主动迎战,而最后一看形势部队,立马就逃跑了。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他们已经是被中华军打破了胆!
现在,张国梁听手下报告城外来了一支中华军,而且还是沈驰云的第五师时,第一反应不是备战,而是想要逃跑!
“传令下去,让兄弟们立即从北门出城!”
张国梁的话没有引来什么反对,以往张国梁如果做出这种决定的话,手底下的幕僚和将领们兴许还会提出不同的意见,但是现在他们和张国梁一样,已经是听见中华军皇家陆军的名字都是一阵心惊胆颤,那里还敢提什么顽守沐阳之类的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