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热衷发明(2 / 3)
兼容了两种车子的长处。虽然,这样的三轮车并不算完美,但用起来已经比独轮车好用多了,也省力多了。
在当前这个条件下,雷晓飞尽能力也只能做到如此水平,只是不知与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相比,孰劣孰优?
雷晓飞试验过了三轮车后,又对其中的一些细节作了人性化改动。比如车的把手,当独轮车用时,车把手的位置要低于人手垂直的高度才方向工作,而当三轮用时,因车把手下面的两个轮子要着地后才省力,所以低于人手垂直高度的那个位置,推起车来就不方便,于是,雷晓飞就在原来的把手上,再添加了一级把手,方便后种运作使用。
三轮车研制成功以后,雷晓飞马上就向社会推广。因为这工具确是好用,不久,巴蜀就到处都能见到了这种雷晓飞设计的“木牛流马”巴蜀的民众,还为这种三只轮子的车子,命了一个名字叫“飞车”
巴蜀民众起这个名字的含义,一是形容这种工具的运输速度快。当然啦,它搬运一次,就抵上常人挑四、五倍的重量,那还不是提高了效率?二是为了纪念这工具的设计者雷晓飞。
“木牛流马”制作完成后,雷晓飞因在制作的过程中,曾经想到过绞盘,就又给码头设计了一种带棘轮的绞盘,用来牵引负重回码头的货船,让货船不用再由十个八个大汉,像拔河般用力扯缆绳,才能靠岸。
搞些发明创造来造福民众,一直是雷晓飞最有兴趣的事,所以,他在巴蜀的这段闲暇的时间里,乐不思疲地投入了其中。而且,雷晓飞每发明了一样玩意后,都能通过发明过程中的联想,发明下一种玩意,这样的灵感泉涌不断,一发就不可收拾。
如受到做好了的绞盘启发,雷晓飞又根据绞盘的原理,做了个缩小版的绞盘,用于收放船上的铁锚。船上系铁锚的铁链,又启发了他用铁链来为一些山区做了不少浮桥。
现在,我们的雷小哥的想头就更大了。他见到了当代的船容积太小,运送的货物有限,就想研制只“巨无霸”的大船出来,改善当代的航运事业制船可就是大工程啰。雷晓飞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一行,但他仗着自己会点木工,算精通机械,了解一些力学,还有不少前世的先进见识,就搜罗了一班造船匠,合计起了这个庞然大物的构想来。
因为大家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巨无霸”大船设计的进度缓慢,造船匠们往往因一些技术的问题,斗个脸红耳赤,最后只能让雷晓飞定断。
雷晓飞很喜欢这种学术争论的气氛,有争论才证明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