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黄金耳 > 第273章故宫分家

第273章故宫分家(2 / 3)

么样?”这是吴天缘最关心的问题,关系到青铜编钟的交换难度。

“内地故宫藏历代铜器1.5万余件,其中先秦青铜器约1万件,有铭文的1600余件;台北故宫收藏有5615件青铜器,先秦有铭文的约500件。两岸故宫青铜器都以传世品为主,每一件都是重器。台北故宫藏品的总量和精品数量都较少,但毛公鼎、散氏盘、东周编钟等重器则十分有名。”

吴天缘一听心里一凉,人家都说是镇馆之宝,估计交换的几率很低。就算是台湾体制宽松一些,那也不会轻易拿国宝交换。看来只能找机会借展,或是联合展览,才能凑齐九件青铜器。

“另外北京故宫还藏盆景1442件,匏器590件,而台北故宫无此收藏。至于宫廷类文物,这个更不用比了,故宫是皇帝的老家,代表皇权的典制文物到皇家日常生活用品文物,无所不藏,我们这里少的很!”

吴天缘开玩笑道:“看来当年好的都被运到你们这里了?”

“话不能这么说!”胡馆长正色道:“当年在文物南迁时,因多种原因,所挑选并非都是精品,也有的提箱人员因对文物缺少研究,留下真品,选去伪品。比如重达5吨的《大禹治水》玉山石,搬不走的太和殿宝座等都是北京故宫的代表精品。”

“我们前院长周功鑫也对这个问题作了解答:简单一句话说,有些搬不走的东西,也是国宝。当年文物南迁有考量。对台北故宫来说,宋元绘画作品、清珐琅彩比较多。而清朝人物图像都在北京。而且内地故宫博物院的大堆瓷器碎片都是宝,例如乾隆“三希堂”中的两帖都在北京。可以说内地故宫最大的镇馆之宝就是紫禁城,全世界都找不到第二件,所以两个故宫的文物各有特色罢了。”

吴天缘研究过那段历史,出了老蒋以外,还有个人也决定了当时文物搬迁,他就是溥仪!

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中,精彩记述了清朝宝物的璀璨。然而从溥仪的无知与伪天真的文字中,也清楚浮现出文物丧失的严重情况。

“明清两代数百年来帝王搜集的宝物,除了第二次被外国士兵拿走的以外,其余大都留在宫中。这些都没有清点,就算有记录也没人检查,所以有没有不见、有多少遗失也没人知道!”

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当时宫里的“全民皆盗”的情况,偷的方法千百种。比如太监趁夜摸黑踹开保存文物的仓库大门,撬坏门锁,像小偷一样拿走宝物。

溥仪下面的大臣、官员们,巧立名目借出宝物,例如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