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4 部分(4 / 7)
不知过了多久。最后一队士兵们的身影也消失在城门前,只留大片的风沙,和回荡在耳畔的脚步声,马蹄音。
北堂雪觉得眼睛里似被吹进了沙子,又疼又酸。
“有你方才的一番叮嘱,北堂将军定能逢凶化吉。凯旋而归。”
北堂雪微微一怔,转头见是身着朝服的慕冬,刚准备行礼。却被他先一步拦住。
方才太急,竟都没有瞧见他,想起方才自己那语无伦次的“叮嘱”,北堂雪有些窘迫的一笑,“让殿见笑了——”
“本殿一直很好奇。你自幼久居深闺,怎会懂的这么多非寻常女子所能触及之物?”
北堂雪不禁头疼。
只得硬着头皮胡诌道:“臣女不才。自幼便只钟爱杂书,常年来,便积攒了不少常人未闻的东西。”
慕冬见她神色,自是察觉得到这是敷衍之语。
她偏好杂书他倒是认同,但就她方才跟北堂烨提到的几个作战方针来说,哪里是杂书里能涉及的东西。
她既不想说,他也不会再问。
随行的小太监远远地行了过来,躬身道:“殿,宫里来人催促了,让殿快些回宫。”
一边禀报着话,一边却是在拿眼睛偷瞄着北堂雪,是满心的好奇——殿素来话少孤僻,更不会主动上前同人说话,更别说是女子了,这模样清丽的女子,不知是哪家的小姐?
“早些回府。”慕冬淡淡地出声,待北堂雪再抬首之际,他人已转了身。
“恭送殿。”
目送着他上了步撵,在众人的拥护起了轿子,北堂雪这才想起了一件事儿来。
那墨玉匕首忘了还他。
还有,又一次的救命之恩,还未言谢。
但转念一想,这么大的恩情又岂是一句多谢能够还得清的。
将那匕首拿出,凝视了许久。
高大的城墙在清早的阳光投放成一大片的阴影,有几缕金灿灿的光线穿各个垒点的缝隙刚好洒在她的脚。
送行的人们开始接二连三的离去。
今年送走的满腔热血的家人,来年回朝之际,是否还可以在城门前找的回同一张熟悉的脸孔?
谁也不知道。
元盛十八年春,西宁去而复返举兵大肆进举卫国,镇南将军北堂烨奉旨带兵迎战。
此次一役,全然不同于之前的小打小闹,试探之举,至此,算是正式拉开了诸国之间的征战,兵马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