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眼光放长远些(3 / 4)
就四桌。
席间欣瑶见母亲频频给她便眼色,心知半天下来,母女俩个也没好好说上话,母亲想必早就心急了,于是多喝了两杯薄酒,借口头晕,让微云搀到秋风院歇着去了。
这边欣瑶刚歪在榻上,顾氏就匆匆进了屋,母女俩个搂在一处掉了几滴泪。
顾氏细细的问了问女儿在萧家的衣食住行,又把李妈妈,微云几个叫到跟前细问了一番,一颗心这才归了原位。
李妈妈笑道:“二太太,萧家就祖孙两个,日子过得简单,也没那些个算计,姑爷是个知冷知热的,对咱们小姐好着呢。二太太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吧。”
顾氏道:“有你们在,我是放心的。虽说姑爷新婚之夜就把人赶了出去,可老太太给的那两个,还是得盯紧些。”
欣瑶笑道:“母亲,留着自然有留着的好处,您啊,且放宽心。李妈妈,以后难得回来,你们找要好的姐妹玩去吧,我与母亲说些体己话。”
李妈妈几个笑着出了房门。
欣瑶待人走后,搂着母亲撒了会娇,顾氏低头见欣瑶颈脖处隐隐有星星点点的瘀青,实在没忍住,便问起了房中之事。三天了,顾氏心里的就惦记这个。
女儿娘胎里就有不足之症,从小身子就弱,好不容易养得好些,又被歹人害得差点没了命,体质较常人更弱些。偏她这个女婿是个武将,长得英武健壮,结结实实,一看就不是个怜香惜玉的,女儿娇娇弱弱的哪经得起他搓揉。
欣瑶红着脸羞道:“母亲,这人看着是个粗人,心却是细的,对旁人冷着个脸,对女儿却很体贴,母亲放心吧。”
欣瑶想了想,就把庆丰堂的事说给顾氏听。
顾氏听罢,叹道:“当初,老太太还嫌四姑爷门第不显,差事不体面,哪里知道那萧家只是藏得深而已。所以说,这嫁人啊,凡事不可只看表面。”
欣瑶拿过几上的瓜果,一边吃一边听得津津有味,
“你二姐姐嫁得好吧,尚书府的门第,锦衣玉食,却连个门也不给出;三姑爷看着英俊文雅,一表人材,惯会说那甜言蜜语,却是个好颜色的。这刚刚成婚半年,就纳了两房姨娘,听说又在外头置了房外室,可见也是靠不住的。”
欣瑶朝母亲递了个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眼神,顾氏气笑的拍着女儿的背又道:“再看老太太的娘家,原来的安南侯府,看着金玉满堂,实则早就是个空架子,年前分家闹的那一出,让京里多少人看了笑话。要我说,萧家这样的人家,才是真正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