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软文广告(2 / 3)
海”了。
老刘在省报也属于那种不得志的人物,作为楚宁河教授的学生,其实刘晋华也写得一手好文章,本来是有希望爬到副主编、主编之类的位子上的,不过在社里没什么后台,却被打发到了广告科这种闲散部门混日子来了。
虽然早在七八、七九年,一些报纸上就已经开始刊登广告了,国民以及企业的广告意识已经开始渐渐觉醒,在去年国务院已经颁布了《广告管理暂行条例》,广告业正式列入国家工商局管理序列,不过还并没有形成太大的规模意识,广告依旧属于一种新鲜产物。特别是山南这样的内陆农业省份,报刊广告更是少得可怜,甚至这年头报纸广告还不是企业求着报纸要版面,而是报纸要去求着企业打广告。
由此可见,省报广告科科长可不是什么有油水的好位置。
可即使如此,个人想要再报纸打广告,也没那么容易。原则上,报纸广告基本上还只为国营企业服务,最次也得是集体企业才有资格,私营单位——这年头基本上全都是个体户,别说没这个意识,就是有这个意识,愿意花钱,人家报社也不愿意收呢!
这时候吴天所筹划的那个“常天华硬笔书法研究会”的招牌就起到作用了——虽然还没有正式注册成功,可好歹代表的也是民间团体,而不是私营资本嘛。
刘晋华一听常天华打出了“硬笔书法研究会”的名头,顾虑顿消,更别说引见的人还是自己的师弟,市委第一秘吴建国的儿子,更是满口应承下来——咱是广告科科长,正管领导嘛,这点权利还是有的。
“不过,常老师,你这个是……广告?”
刘晋华再一看常天华掏出的“广告内容”,不禁又愣了半晌。
这怎么可能是广告?这明明就是一篇硬笔书写技巧的论述性文章嘛!无非就是开头多说了几句关于写一笔好字对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性,以及结尾吹嘘了两句“常天华字帖”可以帮你快速练好钢笔字的说辞,外加一个邮购地址罢了。
常天华不禁偷眼瞟了吴天一眼,这几段内容可全都是吴天添加的,本来还算是一篇“学术文章”,被吴天这么一搞,却成了四不像,最后还要当广告登报,实在让常天华心里有点腻歪。
不过常老师早已经习惯性的以吴天马首是瞻了,倒也没提出一点异议。
“嗯,刘科长,是这样的,我对当前年轻人普遍写不好钢笔字的情况很是忧心啊,所以才想通过报纸发表一些文章,希望多少能帮助一些人吧。不过我才疏学浅,又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