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大河老酒(2 / 4)
一些大一点的造假贩子都比不上,可在这年头,在商东县,却无疑是一件大事儿——这可是商东县第一家村办企业啊!
所以,当第一批“大河老酒”灌装完成,吴家村大河酒厂厂长吴建军带领着父老,敲锣打鼓的向县委县政府报喜的时候,县长孙东来亲自品尝了纯小麦酿造的大河老酒后,大加赞赏,当场向张书记提议,把大河老酒作为县委县政府的招待用酒。
至于张书记,自然也不会再这种事儿上当众反对——没看老孙同志是变着法的拉拢吴建国呢吗?谁不知道吴建国就是吴家村的人?咱真要反对这个小小的提议,不等于把吴建国往孙东来那边推吗?要知道咱现在的处境,可实在抵挡不了孙吴联手啊。
大河老酒顺利成为县招待用酒,顿时声名大显。别的不说,至少在商东县城,成了当之无愧的名牌。
毕竟吴家村本就有酿酒的名头,再加上在那位“商城大老板”的要求下,对于包装特别重视,首先瓶子用的不是这年头千篇一律的绿玻璃瓶,而是特意定制的方瓶,而大河老酒又分为高低两个档次,四十六度的低档品针对普通大众市场,方形裸瓶放在低价白酒中很是显眼,而五十二度的高档品更加了一个印刷精美的硬纸盒外包装,就是摆在县招待所也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广告。
不过吴天这次却并没有延续电风扇的广告方案,并没有在报纸、电视台打广告——那玩意儿花费太大,以大河酒厂这么个草台班子,暂时支撑不起,也用不上。
针对大河酒的营销策略,吴天选择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打下农村市场是目前的首要任务——毕竟在这年头,高端白酒市场并不大,除去茅台、五粮液,实在没多少空间了。再者,咱建酒厂的第一要务,是要消耗粮食,为解决商东县卖粮难的问题出一把力,销量才是首要考虑的问题,盈利反倒是其次。
所以,吴天特意让市印刷厂印制了一万份宣传单,让吴建民负责,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到处张贴,对于一些县城的重要路口,以及各个乡村代销点门口,全部争取粉刷广告墙,“大河老酒,越喝越有”,“喝大河,奔小康”之类的广告词,很快在全县妇孺皆知。
“张厂长,咱们下一步的主要问题,是要加大产量,特别是这个出酒率的问题,要想办法提高啊。”
作为“幕后老板”,常天华这一个多月也来过几次了,第一回是来送他从苏南订的酿酒设备,第二次则是酒厂试产成功后帮助厂里制定广告策略,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