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阵营(5 / 8)
书打了圈的一篇文章的标题赫然印着《见钱眼开,还是脑袋被门挤了?》。
这是什么玩意儿?沈炳志暗自皱眉,现在的记者也真是的,什么词儿都用。这么低俗的话竟然也能当标题了?
拿起报纸,随便浏览了两眼,沈炳志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就是说,某地引进了一笔外资,建起一个项目,搞得相当成功,可很快当地又引进一笔资金,再次建设了一个同样的项目,于是,问题来了。
首先,两家企业同行竞争,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市场秩序,而更重要的是因为当地资源有限,无法供应足够的原材料,导致两家企业全都原料供应不足,乃至后来的一方用出违法的手段,强抢生产原料,以至于发生了严重的斗殴案件,甚至于致使一人死亡!
作者对此发出了质问,当地政府在引进第二家企业的时候,难道就没有预见到这种情况吗?为了招商引资的政绩,愣是做出这种脑袋被门夹了的蠢事儿来,负责人究竟是干什么吃的!
最后,作者又以此事引发,讨论了一番招商引资,发展地方经济,应该从长远出发,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只为政绩而不顾后续企业存亡之类的论点……
不过后面的那些论点,沈炳志却是看不进去了,他此刻的心已经彻底乱了——这究竟是谁在搞事儿?究竟是谁直接将裕南的事情,这么快就捅了出去,还直接捅到了这么高的地方去……
“这对裕南的名声,可是一次损伤啊……”
吴建国放下报纸,叹了口气说道。
虽然文章上没有题名道姓,没有说地名,也没有说项目的具体内容,不过在山南省内,谁不知道裕南接连引进了两个投资过亿的火腿肠项目?当初沈炳志还拿此当政绩,到处宣扬过一通呢,明眼人一看还不就一清二楚了?
“爸,面子丢了。以后还能找回来,可沈炳志这种人不除,以后指不定还要干出多少这类事情呢!”吴天说道。
看完报纸,吴天也不得不说姥爷这文笔是越来越犀利了。文章不长,却言之有物,说得相当深刻,最后的质问更是振聋发聩。就以这篇文章的力度,只怕想不引起各方关注都不太可能。即便其他地方不在意,可在山南省内,却必然要拿这件事情、这篇文章说道说道的!
要知道如今楚宁河的身价可大不一般了,据说上次省委一把手进京开会,还专门跑去了四合院拜访了楚教授,态度很是恭谨——虽然派系不同,可毕竟楚宁河是当前山南走出去的,最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