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优势项目(2 / 6)
可怜吴天上学了,范小建也没什么偷闲的时间。整天都要忙活着调查新项目什么的。
“机械制造那个项目。”吴天说道。
“哦,那个没问题,根据现在搜集的数据,如果市里能扶持,再加上资金问题可以解决的话,几年时间内就能达到你的要求标准的。”范小建说道。
“嗯,那就行,我可是给我爸他们夸海口去了,这个项目要是搞不定,责任归你啊。”吴天说道。
“啊?天少。我可是只管考察,具体执行不好,可不能怪我吧?”范小建苦着脸嚷道。
“废话,你把项目方案做好点。傻子都能执行好。去去去,赶紧给我查这边的情况去,我得进去了的。”吴天摆摆手,径直又回去好房间,接受一帮子老烟枪的煎熬了。
“咱们商城最具有优势的产业,主要是棉纺、机械、食品、家电这几块儿。要想尽快取得成绩,主要还是从这些具有基础的方面入手……”吴天侃侃而谈的道,“首先说棉纺……山南目前是主要棉花种植区,不过有一个情况大家需要注意,那就是目前山南很多地方,已经不再把棉花当做主要的经济作物了。”
“嗯,这得说说建国同志了,”夏铁山笑道,“建国在商东县的时候,就搞得商东种花生,现在全市都是种花生了。他到了裕南,又种小辣椒,周边各县全都是小辣椒,这可是把咱们山南两个重要的棉花种植区都给策反了啊,呵呵……”
众人不禁莞尔,这的确是吴建国的风格,总能找到一些适合本地,并且更具备经济价值的作物来。
“这不能怪我爸,并且山南抛弃棉花种植,也是大势所趋。”吴天说道,“山南土地肥沃,用来种棉花实在是有些浪费呢。并且随着今后的发展,西疆那边的棉花种植上了规模,山南的棉纺工业可就要面临失去优势的局面了。原料供应不足,长途贩运又并划不来,所以继续大力支持棉纺工业,会有些吃力不讨好。”
“照你这么说,市里的棉纺厂,部里的棉纺厂都要面临困境了?”宋书记却皱起眉头来,要说关心国营企业,宋书记绝对是在座中的第一人,显然吴天这个论调让他不满意,不过一晚上的接触,宋书记却又不再会对吴天的论调不屑一顾了。
“那是必然的,倒掉一部分,剩下一部分勉强生存还是好可以的。”吴天说道。
作为商城人,吴天可是很清楚的记得当初在市里举足轻重的国棉厂最后沦落到什么样的地步,正是因为九十年代后原材料供应紧缺,外加设备老化,在同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