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八章巨头之战4(1 / 5)
关于GOOGLE的侵权问题,网络上早就已经议论纷纷,各方发表的看法却并不统一。
一方面是以版权协会和各出版社为代表,他们认为GOOGLE的扫描收录行为造成了侵权,要求GOOGLE方面做出赔偿,另一方面则以一些网友的观点认为GOOGLE并没有造成侵权,至少目前为止还没有造成侵权——要知道目前GOOGLE的还只是将那些作品扫描、收录,还并没有在网络上公开传播。
所以,GOOGLE的做法,虽然有点先斩后奏的嫌疑——你敢说他们扫描的目的,只是为了帮助赢盘厂商多制造点消耗量?他们必然是要考虑将来把这些扫描作品放进他们的网络图书馆项目中的!这就是典型的先上船后买票,当然了,如果上船之后没人追究,他们估计肯定是要逃票了。
网上对于这个话题议论纷纷,GOOGLE总部那边却是最终决定难产,斯通将高阳的建议汇报回米国后,好几天也不见那边给出答复。
这也不怪GOOGLE难以答复这个问题,毕竟GOOGLE可是国际大公司,任何一个决定,都要考虑到全球影响。例如他们如果这次在中华这边同意停止侵权,那么少不了也要在其他国家地区的这一项目停止下来!这样造成的影响可就太大了。
可怜GOOGLE也颇为火大,因为按照他们的计划,的确有点偷奸耍滑的意思,他们原本是准备扫描、收录完中华的各类图书之后,等到图书馆项目开张,然后发布公告,让那些图书馆有收录的作者主动联系GOOGLE,再去洽谈授权的问题,至于那些无人追究,自然越就不存在授权的问题了嘛。
这种做法,可以说是目前所有大型网络公司惯用的手法了,一方面这种方法的确可以省下许多钱,同时还能减少许多麻烦——你真让GOOGLE去一家出版社一家作者的去联系每本书的授权,只怕累死也干不完——涉及授权,公司至少要派出两个代表去洽谈吧?给多少钱总得磨嘴皮子吧?更重要的是一个授权最少也得几次接触谈判才能搞定,这样下来,收录数以百万计的图书,得多少人力物力,得多少时间才能完成这一浩大工程?
所以,这种先收录后授权的做法,其实并不算不可饶恕的恶劣行径。
可这一问题,在有心人的利用下,却已经脱离了问题的本质,完全忽略了一本书一个授权的谈判下来的可行性有多少,民众人们只会一窝蜂的指责GOOGLE家大业大,看不起中华,故意违背中华方面的法律,这是非常可恶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