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〇〇章以退为进(1 / 5)
数日间,关于《鬼吹灯》被审核的争论声不但没有削弱下去,反倒有些愈演愈烈。这其中有宋晓玲幕后炒作的缘故,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的受关注程度实在太高了。
作为两千年后最火爆的小说,《鬼吹灯》的读者数量相当庞大,不说网络上正版订阅的,也不说手机上盗版下载的,只说随后的实体书就出版了数百万册——还全都是盗版的!
这样恐怖的读者群体,改编电影又岂能不受到强烈关注?很多当年的读者,都充满着能按照原著改编成电影的情怀,期望满满,担忧更甚。
不过中华观众早就已经习惯了被改编电影忽悠的情况了,这个严重不尊重原著国度里,早已经发生过太多次改编电影和原著根本扯不上一毛钱关系的情况了,已经习惯了失望,却又永远期待着奇迹,这大概就是中华观众最大的悲哀了。
所以,当听说吴天拍摄的《鬼吹灯》,竟然因为尊重原著,而被总局要求提前审核,意图直接的毙掉重新回炉的消息后,观众们激动了。
网络上闹翻天了,某些人也终究有些坐不住了。
吴天这几天接连接到许多电话,有其他派系关系相熟的人打来的,甚至还有吴系那些早已经不问俗事的老领导们也有不少亲自询问,搞得吴天都有些不胜其烦。
毕竟,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的问题,关键是一旦这部电影按照吴天的新剧本上映的话,等于重开了舆论管制的口子,将来再有类似的电影,你是通过审核还是不通过审核?
如果导演不是吴天的话也好说,按照规定办理,这种和送审剧本严重不符的片子,肯定是没办法通过审核的。可问题是导演是吴天,且不说他是国际著名大导演什么的,关键是他可害死吴副总的儿子啊,这么一尊大神,总局卡着又是那么容易的?
所以,总局那边少不了发动各方势力,试图将这一情况消灭在萌芽状态。
不过,总局那位也很聪明,倒是没有亲自给吴天打电话——这件事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公开放在桌面上,所以能在台面下解决就最好不过了,万一真要摆到明面上,那么不论最终结果如何,总局哪位的结果都会很被动,甚至很悲催。
可惜多日下来,吴天一点都没有自觉主动的意思,同样不和总局联络,对于那些说情者也是随意搪塞,根本没有一句确凿的话。于是,这种纠结状态就一直持续了一周,接着突然有消息宣称,吴天要代表剧组对近期流言进行回应,总局哪位顿时新又悬了起来……
“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