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最大的捐赠(4 / 5)
国有些不解,多问了一句为什么?
“江州一中是江浙人民的骄傲,我们公司希望贵校能够做大做强,随便沾一下贵校的光就行。要是可以,在西子湾附近还有空地,我们两家联合向市里申请,应该可以很快批复下来,250亩土地应该足够容纳新的校区。”
江南集团真是有备而来,连新校园的地址已经帮忙考察好,郑立国心想刚要睡觉就有人送来了枕头。但其中会不会有猫腻呢?要是中了对方的伎俩就麻烦了。
“你可以把这当是我们集团的公益项目,算我们向贵校捐赠,顺便沾了一点商业气息。如果不放心,可以由政府出面支持协调,毕竟你们是公办学校。”
如果真是政府介入主持,那么江南集团可就真没可能有钻口子的机会,郑立国心中大定。不过如此重要的事情,他当然不会当面答复李德盛,需要书面向上级请示或者说是论证谋划一下。
幼儿园、小学都已经建成在西子湾,现在正好有机会把初中、高中也一脑子搬过去,而且还是名声显赫的江州一中,秦然在考量学校改革的时候就已经谋划好。便宜可以给江州一中占,但自己还是要收回一些利息。当然身为一中校友,在尽力帮忙母校的同时,实现双赢是可持续发展合作之路。
在不久将来教育部出台要求就近入学的文件后,江州一中分校的面试机会将会多么难得,秦然可以预见到时的火爆。将来肯定会吸引许许多多家长的目光,房子都一样,但有了江州一中招牌,江南集团的房子更受欢迎是毫无疑问。只要这件事情办妥,江南集团旗下的楼盘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誉为是江州一中的“学区房”。
果不其然,过了两天省教育厅专门下发了通知转到江州市教委,要求对江州一中进行改革深化,打造面向未来的二十一世纪中学。有了这份通知,郑立国就相当于拿到了尚方宝剑,可以对改革深水区的硬骨头说不。
郑立国还拜会了江州市委书记黄伟国,向其陈述了江州一中改革的要点。黄书记了解到江南集团也参与其中,而且是以公益项目合作为名,在称赞的同时大笔一挥同意了划拨西子湾旁边的公共用地,让江州一中兴建分校校园。同时,市财政拨款500万,连同省里批下来的500万,共计1000万让江州一中用于对国内优秀教师的挖角。此外还答应了郑立国,对挖来的优秀教师直系家属在江州进行妥善安置。
江州一中毕竟是老牌名校,真正动起来,一路绿灯,得到了许多校友们的帮助。郑立国还把多年来校友捐赠的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