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夺回沪东项目(3 / 4)
动工时间至少要往后拖延一年半时间。
不行,一步慢步步慢了,在沪东市的竞争对手港商们已经准备动工,要是落后于对方或者跟对方一起大规模上市会形成大体量市场,招商和出售都会面临红海般的竞争。更何况,这跟和沪东市招商时的承诺不同,有损公司商誉,一不小心政府会收回地块。
不管如何,还是在沪东市要动工起来,至少要先建一座江南广场。
秦然最终定下了公司的发展策略。
单凭自有资金不可能撬动如此大规模的发展模式,只能得想办法融资了。
其一,当然还是找银行贷款。
真要感谢国家现在对房地产贷款管理没有从严,秦然凭借良好关系从江浙省的银行贷到了5个亿的资金,后来又从沪东市银行拿到了3个亿。
其二,继续民间融资。
从陆有财和汶州大肩客雷平福手中融到10个亿资金,让秦然不由感觉当地民间金融的发达,虽然利息比银行高1%,但基本上手续简便多了。
其三,就是到国外融资。
2000年3月,美国纳斯达克泡沫破灭,导致一大批国际资本需要需求新的避风港投资,准备加入WTO的中国成为他们理想中的目的地。
天时地利人和,这时秦然招揽的人才终于派上了用场,集团CFO孙金贵精通国际财务运作,又有各方关系,在他的建议下江南集团面向国外资本成功发行了20亿人民币3年期以美元结算的人民币债券,利率仅为6%。
沪东市的两大在建项目极大吸引了投资者目光,他们一致认定前景广阔,因此公司债券的发行很顺利。对他们来说,中国除了天京,就是沪东,在沪东中心地段的项目肯定不会亏本。
有了这些资金储备,“江南商地”的项目应该可以维持发展。
接下来的重头戏就是招商了。
江南广场一建好,总要开门迎客嘛,那么商家呢?现在就要找好合作伙伴了。
当江南集团宣布在沪东市准备建设江南广场时,不少知名商家纷纷主动找上门,毕竟沪东市中心寸土寸金。
招商部的章诚这个时候忙得晕头转向,人手真的不够了,他一直催促柳旭峰调配更多的人手来帮忙。
当沪东市发展规划一公布,许多一线商家都主动找上门寻求合作的机会,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沪东市在全国商业版图的重要性。
订单式合作,商家可以在江南广场兴建时就把自己的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