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人事调整(5 / 6)
够了。毕竟光凭江浙省,已经足够集团深根细作。至于江南集团,他奉行的是看他起高楼,看他宴宾客,看他高楼塌的心态,活着笑到最后的人才是赢家。
父亲不同意,弟弟也帮不上忙,唐龙的一腔热血无处施展,出工不出力的状况被唐中天看到后,勒令其在家好好反省。
李德盛来到了云桂省,秦然离开后收尾的工作当然交给了他来办,折腾了近两个星期终于用钱把孤儿院的邻居们都砸走了,谁让自家老板赶着要动工呢。设计图秦然心中早有定稿,他基本上照搬了一个初中规模的校园复刻到孤儿院,因为他决定在孤儿院中兴办一个正规的托儿所加幼儿园,把两者和孤儿院融为一体。
早已习惯了秦然出其不意的想法,李德盛对自家老板的举措见惯不怪,对他来说这个孤儿院翻建可能只是秦然一时的善心之举。
暑假的时候,江南集团又校招进来了五百人的队伍,他们很快被分配充实到各个地方岗位之中。从1998年起,柳旭峰按照秦然指示,一直把校园招聘的培训生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因为从现实效果看,校园招聘的新毕业生文化水平高,学习能力强,浑身充满了干劲,许多人已经走上技术和管理的领导岗位,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骨干人才。
加上今年新加入的培训生,江南集团短短三年时间就在各大高校征集了过千人的年轻队伍。
其中最耀眼的当属熊信东和郭子瑞两人,他们从刚进公司第一天起就在互相扶持互相竞争。
熊信东被陈浩看中,目前已经是苏南分公司的副经理;而郭子瑞被周志东所倚重,成为了沪东分公司的副经理。
99届也有培训生脱颖而出,一名叫尹超的男生在加入“江南商地”后,成长很迅速,现在已经是郭会明的总经理助理。
人前显贵人后受罪,他们三人付出的汗水和努力实在难以一一细说,总之他们的升迁任命并未引起不满,公司内部很快便接受了这样的现实。
在他们三人榜样的激励下,许多新员工都拼了命地表现自己,因为在江南集团发展迅速,人才缺口大,机会很多,升迁的考核标准就是看实力说话。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秦然的首肯下取得的效果,还要加上天时地利人和,不然刚毕业两年就升到省级公司当副总几乎不可能。
在秦然的谋划中,他需要这些新鲜的血液加入,需要这些生力军替自己的宏伟蓝图冲锋陷阵。
现在整个集团公司的新旧员工比在1:1之间,社会招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