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齐头并进(3 / 4)
在12月初开始第二次土地公开拍卖会。
土地款要求三年内支付完毕,按照江南集团18个月的开发期限,能够很轻易地撬起滚动开发的资金流,因此其才会大手笔吞下大量土地。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房价继续稳步上涨市场繁荣的基础上,否则一旦遇上寒冬这个地产帝国很可能一夜坍塌。
由秦然直接管理的战略发展部主导了这一次竞拍,毕竟拿地开发的节奏他需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只要一打开电脑登录内部网,整个中国的地图便展现在眼前,上面有着每个项目所在城市的光点,所有项目在可视化地图上一目了然。再点击项目进去,精细到任何一个进度流程,秦然可以通过网络对公司内部情况尽在掌握中。大价钱投入的互联网数字化管理系统,这个时候开始显示出它的威力所在。
现在整个公司运转基本流畅,员工们也习惯了运用互联网来办公,秦然便不再把精力放在管理的细枝末节上。他当前的主要工作便是规划公司的战略问题,按照他的估算四年后房地产市场将迎来第一波调控浪潮,因而在此之前他必须把公司的基础打牢。
商业地产部分,明年第一个项目江州江南广场将会登台亮相。按照他的步骤,到2004年,江南商地将要在全国十大重点城市落地,至少有8座江南广场开门营业,8座江南广场待建或建设中状态,形成全国性布局。
住宅部分,2004年江南地产要落户在全国三分之一省会城市,年销售额要达到200亿,土地储备要达到1800万平方米以上。同时,从明年开始启动上市计划,2004年准备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江南地产挂牌IPO上市成功。
如果2004年江南地产如愿上市成功,那么接下来3年时间将会把江南商地包装在香港上市,争取在2008年前集团拥有两大房地产上市公司。再接下来,便是对物管公司旗下的产业如物业、娱乐、酒店等分拆上市,这将会是10年后的事情了。
有了清晰的战略,那整个集团的运营便有了目标,能够游刃有余地成长壮大。当然,秦然也不排除在国内上市的可能性,只不过因为历史原因政府对房地产企业上市控制异常严格,有些机会可遇不可求,还得灵活应变。
一拍下土地到手,第二天魏东便迫不及待让工人们进场,毕竟江南地产在沪东已经没有了在建项目,“江南黄浦湾”早已经被一扫而空。新开发的这块土地位于市郊,和“江南黄浦湾”有不到三公里的路程,魏东选中其作为首要开发免不了要借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