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影视公司(3 / 5)
莱坞技术,而是准备培养有想法的国产年轻导演和编剧,走出一条有民族特色的国产电影之路。
渠道为王,看着苏南电器凭借连锁店终端优势,在各地攻城夺寨,杀得各大厂商战战兢兢,无一不从。秦然的目标是占领国内的院线渠道,将来江南影视会牢牢把握住院线放映渠道,任何一家电影公司上映新片都得和自家公司打交道。
院线是根本,内容只是调节。只要院线不断扩张,就等于控制了命脉,江南影视公司内容制作发行只是秦然的调味品,扶持年轻导演和编剧便基于此理论,就算失败了也不会动摇根本。
宋鹏程通过香港的人脉关系,招来了一些行业能手北上。香港回归后,由于大陆不断开放,以沪东市为代表的大城市开始逐渐夺回本应有的亚洲江湖地位,香港不再是大陆跟世界沟通唯一的桥梁,春江水暖鸭先知,娱乐业的人才首先感觉到冷意北上进入内地市场淘金。
内地现在没有合格的青春偶像,年轻人都追捧港台日韩的年轻偶像,宋鹏程招揽的团队打算利用香港经验在内地打造出符合大陆人口味的优质偶像。寻找内地的“四大天王”和“玉女掌门人”,喊出这般口号让秦然都有些汗颜。
隶属于江南影视的经济公司也随之成立,在大肆招兵买马中,公司最迫切的就是寻找自己的优质艺人。
不过公司签约的第一批艺人是5名年轻导演和3位编剧,合同为期三年,除了固定月薪外他们将拥有未来作品的票房分成权。名下的作品越大卖,自己得到的分成就越多,这样针对性奖励在国内影视圈算是超前待遇。目前国内一般都是买断机制,只有大腕级别的导游,和屈指可数的大牌编剧能享受如此特权。
香港的男明星许多都出自艺人培训班,女明星则通过电视选秀的港姐大赛脱颖而出,幅员辽阔的内地到底要如何选出合适的偶像明星胚子呢?借鉴香港的成功经验,来自港府的策划经理大胆提出了和央视合作开办艺人培训班,在央视举办中国小姐的选美大赛,以此选出公司需求的年轻艺人。
这一切,秦然都是不知情,因为他只定大方向并不过多参与具体营运,由宋鹏程来操办,何况影视公司只是副业,他的精力主要放在房产公司上面。
托了关系和央视那边一接触,宋鹏程就知道没戏,央视作为国家平台是不可能娱乐化,就算有意向跑手续也跑死人。更何况,江南影视作为刚成立的新公司,没有任何拿得出的作品,想和央视合作基本没戏。
央视的路走不通,一群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