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公私兼备(5 / 7)
现在耽搁的成本来买单陷入停滞状态,就因未来一代球员已经被耽误了。从而,他决定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中国足球做出预见性补救,在沪东建设一座完全参考世界著名巴塞罗那俱乐部拉玛西亚训练营的足球学校,在全国挑选有潜力的足球苗子从小打好基础培训,为10年后的中国足球起飞做好准备。
建足球学校他一个人能力有限,希望沪东市政府能够大力支持,给未来中国足球埋下希望的种子。
字字真情,发自肺腑,看完徐宝的来信,秦然感觉到了这位足坛元老的一片赤子之心。中国足球,今后几年会烂到什么程度,就是球迷都懒得骂了,丝毫都不关心,秦然心里知道。
球员犹如韭菜般,一茬接一茬,如果基础没打好,新的没长出来,那这一茬就基本荒废掉,浪费球迷几年的时光。
李治国的意思也很明白,希望秦然这个成功的企业家能帮一帮这个对足球发自内心热爱的足坛元老。政府不可能直接投钱去建设一个足球学校,只能从侧面去协调安排。
对这个足球学校,李治国期望很高,他不希望秦然只投钱就束之高阁,而且希望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足球发展的新路子。他原则上批了一块地作为足球学校的选址,但后续一系列动作需要资本的进入,用市场化运营达到市场化成果。
就当是社会公益投资吧,秦然又点头将此事应了下来。
见此,李治国让秘书赶紧通知徐宝过来,让他和秦然接洽到底这个足球学校该如何搞起来。
见到徐宝,这个沪东市出生的足坛元老,已经年近60,他梳着三七分头发一尘不染,戴着一副墨色眼镜脸带高傲之色。
秦然在打量他,他也在打量秦然,毕竟许多足球俱乐部现在都是被资本大鳄拿下,成为他们功利的牺牲品,这和徐宝的足球理念不相符合。
“您好,徐指导。”
主动开口称呼对方,毕竟在足球方面,秦然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小辈。在徐宝带领沪东足球队拿到中国甲级足球联赛冠军的时候他还在江州一种读书。
徐宝并不是来者不拒,他有资格挑选投资人,只不过眼前这个投资人是沪东李市长亲自推荐。
坐下来,秦然也没有废话,他如实说了自己没有足球经验,但商场管理知识还是懂得一些,就是要让专业的人士去干专业的事情。要想取得成功,就要耐得住寂寞,他赞同徐宝从小孩抓起的足球理念。对学校的建设和成绩,他没有什么要求,一切让徐宝放手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