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金字招牌(1 / 4)
媒体就是被权力和金钱圈养的狗,让咬谁咬谁,让摇尾乞怜摇尾乞怜。
这种媒体我见的多了:校报的自残式吹捧和批评,央视的体制性刻板和僵硬,以及一大批转制失败靠输血养活的事业单位的小报小刊跳梁小丑式的丧家之犬表演。互联时代到了,正常的人和组织忙着升级软件和硬件,仅这些单位好像找到了一条生财之道。那就是利用积攒的金字招牌,招徕枪文软文生意。出卖络版面如同卖官鬻爵。没文化的官员卖官会被文化人嗤之以鼻。文化人的卖版面则是事业单位转型试点自负盈亏市场经济,是要被表扬的。真不知道是有关部门吃错了药还是我知道的太多了。
企业只要很少的钱,就能让级别不低的某些单位旗站刊发毫无真实性可言的药品和人流等的所谓新闻——不是广告,是内容区的大段文字。企业的枪手写出来,那里的编辑直接复制粘贴,连版式和错别字都懒得改。几个小时之后,这个产品就可以被称作”媒体热捧、竞相报道”了。也不管这个充气娃娃是不是垃圾堆捡的洗了洗重新上架的。当然,每次记者去查小姐不都是因为身体不适才离开的吗?我懂我懂。
事业单位自己招徕生意,用自己的编辑手动粘贴这事还算”勤劳致富”。不过据我所知,那些门户和来头不小的某些党媒央媒为了”扩大市场”和”增加销路”,往往会制作很多分站,分站之还有子站,子站之是牛鬼蛇神出没的地方。基本上,首页和二级菜单的新闻和摘要是具有一定可信度的,因为可能领导同志也会看。况且这些站的流量数以亿计,胡乱刊发不可信消息会带来麻烦。从三级菜单开始,再往分的四五级菜单基本上都外包给第三方去做了。一个是曝光量实在寒颤,广告主不愿意扔钱,领导懒得看。一个是事业编制有限,人手不够且好吃懒做者居多。
事业编制的”老板”一看,说:那好办,我们搞联产承包责任制吧。他们把那些子站像批发娃哈哈一样一层一层代理商剥去。他们让那些人交份子钱,剩的就是管管文案别出现什么黄赌毒和政治敏感体裁。作为回报,他们默许那些商人利用自己的金字招牌去赚钱,去寻租。
你问我为什么对这些烂事这么熟悉?这里面桩桩件件我都经历过。从花钱到省级期刊发表论文,到花钱到某中央部门的属站发表安全套的广告软文。这些事情让我对媒体这个词不忍直视。原来国人每天花的上时间中的一半都浪费在了这些东西身上。它们通过竞价排名、资源置换、领导要求、商家交易等等种种手段把你想知道的不想知道的一股脑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