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三章 银子(2 / 3)
”
长安道:“是啊,十七爷和楠大爷都在。”
也真是难为颜栩了,十八岁了,还要和两个六七岁的黄口小儿一起上学。
玲珑赶紧吩咐小厨房添菜,读书是件辛苦事,要好好给他补一补。
到了晚上,又从栖云馆传来消息,王爷给夫子加了束休,说是夫子要教三个人,当然要加钱了。王爷还说以后每天都去上学。
玲珑就琢磨着,要不要像小十七和楠哥儿那样,给颜栩也缝个书包什么的。
她叫来花雕,问起王爷在福建读书的事,花雕道:“换了二十几位夫子,王爷很懂事,从来没有打骂过他们,是他们自己要走的,好在王爷天生聪慧,虽然没有明师,却也读了很多书。对了,王爷的字写得很好呢,他花了很多时间用来练字。”
皇子们不用科举,但如果写得一手好字,再精于骑射,也能在皇帝面前出尽风头。
颜栩很聪明,他知道要如何讨父亲欢心,所以他虽然小错不断,却无伤大雅。
既然前不久刚刚因为不学无术惹了靖文帝生气,那他现在做个读书的样子,无疑是做给靖文帝看的。
玲珑笑得见眉不见眼,论起滑头来,没人比得上他了。
晚上颜栩回来,问起她去大长公主别馆的事,玲珑想了想,还是没把玉宁公主找她的事说出来。
颜栩却给了她一只描金盒子:“给你的,收好了。”
玲珑不解,打开盒子一看,里面是厚厚一沓银票,粗粗估算,少说也有四五两。
“这是怎么回事?”她问道。
“你还记得薛家吧,这五万两是薛家给的投名状。”
投名状?
用五万两银子做投名状,玲珑还是头回听说。
“薛大奶奶离开京城时,倒是让两个女儿来给我磕过头,只是说要回去给女儿们准备嫁妆,别的什么都没有说,怎么现在给您递了投名状呢,常玖知道这件事吗?”
“常玖是要做名臣的,这种事情,就算他知道也会装做不知。薛家是什么东西,我看上他们,他们自是要懂得怎么去做,我能给薛家脸,也能给王家李家,别说他家那两个女儿还不是绝代佳人。”
玲珑嗔道:“您不是看上他家是贩私盐当水匪的吗?那什么李家王家的,哪有这种背景。可是这些事情,您什么都没和我说过,我也只知道您把他家两个女儿配给您手下的人了,这会儿倒又说起来了,妾身懒得听。”
颜栩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