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檐下对酒(5 / 6)
庄子之言引人深思,暗指真正的修道之人理应摒除外物,而不是追逐名利。
闻言,周顗缓缓闭目,谢鲲举碗沉吟。
半晌。
周顗徐徐睁开眼睛,眼底锋芒一闪即逝,沉声道:“刘郎君此言甚是!道行无为。道善无为!这五斗米道恰若夜光报于鱼目以乱其道,窃道而行,妄惑信众,与正道已然恣意狂悖。然则,其道中人搬弄伪术,取信求利,若要制之,极难。”(夜光报于鱼目,鱼目混珠之由来,由晋。卢湛《赠刘琨》所出)
刘浓心想:‘周顗所言在理,有长生之言,便有帝王信之!有伪术惑众,便有不知者迷之!若要制这五斗道确属不易!’细细一阵思索。不可操之过急,遂笑道:“尊长所言甚是,依小子之见,若要尽驳,恐伤正理,如葛侯行医济世于当下。再习著文章以传世,便是得道真人也。而诸如夏侯弘之类以伪术惑人,仅可迷得昏昭俗子,岂可惑得饱修诗书的世家子弟!”
“然也!”
周顗乃是典型的儒玄大家,平日便不喜五斗米道擅改《道德经》,今日见刘浓折穿夏侯弘伪术心下甚快,再听闻刘浓此言似有所指,稍稍一转念,心中猛地一跳,斜斜瞅向对面的美郎君,却见他端端坐着目光平和、气定神闲,暗忖定是自己多疑了,心想:‘此子拆穿夏侯弘时,尚未见得我与幼舆,岂可料事于先!’
遂抹了一把酒渍,侧首向谢鲲笑道:“幼舆,刘郎君所言极是,但凡真人便若葛稚川求道向善,岂会眷顾流连于寰尘间,而此事已有先例,便如汉末之蚁,我等习经读史之人岂可尽信?更不可滋长其焰也!”一语沉沉,触人心神。
谢鲲眉头时皱时放,五斗米道正与他接触,希望他能举族信奉,今日见得那夏侯弘神术不堪入目,初时虽是惊怒,但转念一想便已释怀,五米道有长生之术、诸般奇术,想必这夏侯弘乃是修行未至之故,是以才被刘浓拆穿。如今听得发人深省之言,本是率性洒脱之人,顿时恍然大悟、如梦初醒:然也,真正长生有道之人,岂会眷恋俗世……
鹅毛般的长眉猛地一拔,随后挽着双手,朝着周顗一个揖手,待转至刘浓处,稍稍一顿,沉声道:“然也!险些为其所蔽也!至今而后,陈郡谢氏只信三官大帝,再不复言入甚天师道!”
“妙哉!”
“妙哉……”
周顗与刘浓齐赞。
刘浓更是心喜,不想自己临时率性而为,竟拔掉了五斗道日后在江东最大的依仗之一:陈郡谢氏。心想:五斗道需得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