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大唐改元(3 / 5)
之秋,李辅国等宦官神秘死亡,也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长安前往潼关的路上,十多人策马狂奔,领头之人却是唐无乐和叶明悦。自安史之乱起,唐无乐没有投身战场,却受命少门主,率领逆斩堂专挑那些企图给前线将士找茬的宦官奸臣下手。
说起来建宁王李倓,因为南诏旧事,各派弟子并不喜欢。可是如今大唐正逢多事之秋,太宗子孙继位对于朝政稳定是最有利的。矮子里面拔将军,建宁王李倓相较于其他人倒是不失有志向有能力的。
所以,几位知道唐史一书的掌门秘密商议之后,决定将唐史送到建宁王手上。若是建宁王有本事,他们武林中人倒是不需插手朝廷,只要一心支援唐军抗击反贼便可。
唐无乐率领逆斩堂精英隐匿长安城中,看着建宁王拥立李亨登基,血洗了朝堂,又悄无声息的解决了张良娣和李辅国,终于放心赶赴潼关。
只有后方稳固,前方将士才能放手与反贼厮杀。
哥舒翰本就疾病缠身,如今有建宁王接替是最好不过了。
建宁王一到潼关,奉圣旨整顿军备。迅速捉捕了火拨归仁等勾结安禄山的将领杀鸡儆猴,立下君威。恢复了苍云编制,因为苍云与天策府损员严重,令李承恩和燕忘情从神策军挑选壮卒补充编制。
神策军也并非都是不可用之用,之所以名声不好,更多是因为有杨国忠控制,又有许多不称职的将军。如今李承恩和燕忘情并非全盘接受神策军,而是从中挑选可用之人,自然再好不过。
建宁王让李承恩和燕忘情从中抽调兵卒,打的是一箭双雕的计策。神策军之前几乎变成杨国忠私军,杨国忠一党虽然被建宁王杀了七七八八,却都是在长安的党羽。
神策军不提之前部分成为狼牙俘虏,投效狼牙的。在潼关的神策军中尚有杨国忠余党。如今李承恩和燕忘情从中抽掉优秀士兵,神策军哪怕不服建宁王也做不了什么了。
其次,太上皇虽然逊位,但是包括前面逼着太上皇诛杀杨氏兄妹的陈玄礼等人都是忠心的保皇党。建宁王既然知道将来皇帝会听信谗言杀他,怎么可能不做些准备收拢人心,以保自己的安全?
李辅国虽然死了,张皇后也奄奄一息。但是他父皇既然耳根子软,谁知道会不会再冒出一个陈皇后、宋皇后,张辅国,郑辅国?
李承恩虽然效忠太上皇,但是不会做任何危害大唐江山之事。比如让太上皇复辟可能导致朝堂不稳,那么李承恩哪怕效忠太上皇,也不会相助太上皇夺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