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战事逆转(3 / 4)
建宁王李倓又私下允诺苍云为薛直诸将平反。燕忘情虽然不会因此放弃苍云底线,但是同样只要建宁王李倓不做有违道义,损害大唐江山和百姓之事,苍云就不会阻挡建宁王的帝者之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苍云的存在会有利于建宁王的帝者之路。
毕竟,经历了太上皇的背弃,苍云再效忠新的帝皇,也不会愚忠。就如现在是至德帝在位,可是苍云虽为大唐而战,却打心眼里没有太过在意那个位置上坐的是什么人。
其余十大门派,只要朝廷不乱,李家谁坐皇位,在乎的人并不多。其中明教出手相助朝廷一者是道义所在,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明教教主陆危楼一直想要率领明教重返中原。
如今天一教和红衣教逐渐做大,天一教有五毒制衡。若是明教能够重返中原制衡红衣教,对朝廷有益无害。当然,李倓也绝不会给明教再有当初那般做大威胁到朝廷的机会。
不仅建宁王不许,就是其他江湖门派也不会坐实明教一家独大,陆危楼显然也很明白这一点。如此,双方默契下,明教成了第一个与建宁王达成默契的江湖门派。
明教之后则是长歌门,长歌门素来以溯清庙堂百年沉疾,予万世清平天下之志向。不过长歌门身为江湖门派,毕竟多了几分脱尘之意,比之朝廷官员少了几分愚忠。
长歌门中许多长老如李白、杜甫和张九龄等等都曾经对朝廷失望过,尤其是对太上皇。他们也希望朝廷能够再出一位太宗一般的明君,来延续大唐盛世。
带着师父和各位长老的殷殷期盼,门主杨逸飞赶赴潼关时,拜见了建宁王李倓。确定建宁王无弑君之心,朝廷将平稳过渡,便下令长歌门门下不得参与其中。
说到底长歌门只是希望朝廷出一位明君。建宁王乃是皇子,只要他有这个本事,谁能说李倓没有资格做那个位置呢?不过,李倓若是没有那本事,各派也不会参与其中。
天策府、苍云都不参与朝廷夺嫡、党派之争,其余各派更是不会轻易涉足其中。
至德元年八月十五,因为外面的流言,已经生了嫌隙的安禄山、安庆绪父子共度中秋佳节。逐日长老令狐伤哀思苏曼莎,未曾进宫。
家宴上安庆绪猝然发难,安禄山虽然有了防备之心,但是毕竟将信将疑。安庆绪在敬酒之时,亲自出手击杀安禄山。虽然付出了一些代价,安庆绪最终成功亲手弑父登基。
安庆绪杀父夺位,忠心于安禄山的逐日长老令狐伤出走。早在安禄山起兵之前,安庆绪就因为安禄山信重令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