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章 忆苦思甜榆钱饭 (二合一)(3 / 6)
口水啊……”
说着说着周宇的思绪就回到了童年。
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各种树木在春风的抚摸下,竞相吐翠。榆树在这个季节里,结出了一串串的榆钱儿,翠绿欲滴。一串串的榆钱,在那艰难的岁月里,就成了孩子们的期盼。
榆树初开始。满树的枝条先是缠上了褐红色的毛绒线,不几日枝条上又爬满了绿毛虫似的。再后满树似长满了一棒棒玉棍儿,稍有微风吹来,整个儿树都颤微微地,似乎承受不了如此的重负,远远望去,整个榆树就像碧玉装扮成的玉树。
随着时间的推移,榆钱儿慢慢地由绿变黄,再慢慢地由黄变白。在不同的日子,展现着季节的变幻。到了白得像一张薄纸的时候,倘若有一阵风来,榆钱儿便会纷纷地脱离母体,自由自在地飘落到它想去的地方。然后,把种子贴近厚实的泥土,静静地等待着另一次萌发。如果有了足够的阳光、空气和水。一粒粒微小的种子,便郁郁葱葱了又一个美丽的春天。
每年春天榆钱儿最鲜嫩的时日,周宇就会和大彪哥吴老二带着淘气的虎子和家里的大人说一声,提着个小篮子到这里,活猴儿般爬上树,把篮子挂在枝头。先迫不及待地捋一把塞进嘴里,满齿唇香。然后就沐着朝阳迎着微风,爬到树杈最高处,找个榆钱儿最多最厚最嫩的地方,把篮子挂在粗一些的枝干上。然后或坐或骑或蹲,在榆树之中穿梭。
待到篮子里满的再也装不下去了。一群半大小子才会恋恋不舍得从树上一步步挪下来。然后周宇就会挎着篮子跑回家送到老妈的手里。
无论啥时候,王桂兰在接到儿子递过来的装满榆钱的篮子时总会笑盈盈地将一串串榆钱挑好,然后就拿出一个大盆,用清水洗上几遍,捞出来放到盖帘上,让残余的水慢慢地流干。这当口,王桂兰已经把灶膛里的柴草点燃,大铁锅里已经烧上了水。然后取出玉米面,放上适量的水搅拌,不稀不干,恰到好处。
待大铁锅里的水冒出热气的时候,王桂兰就把一个大大的用来蒸豆包用的漏帘放到锅里,再在上面铺上一块大大的纱布。而后,把玉米面按照九成榆钱儿一成玉米面的比例均匀地撒在上面。最后,再把已经沥干的榆钱儿均匀地撒到玉米面上,再往上面撒一些盐巴。这些都做完就把锅盖得严严实实起来。
灶膛里的火越烧越旺。一股股热气顺着锅沿的缝隙钻出来,夹杂着诱人的香味,惹得周宇使劲地吸着鼻子,口水早就顺着不争气的嘴角流下来了。
二十分钟左右,一锅香甜可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