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学分制(2 / 3)
寒秀才那样的读书人要来得好,要来得有良心。
毕竟他们又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对于功名利禄看得并不重,要的也不过是父慈子孝阖家和顺,而以寒家这新方式教养出来的人,就算没什么大作为,至少也是个有担当的大丈夫,是一家的顶梁柱,而这对于普通农家来说已经足矣。
喝了口茶,缓了缓自己激动的情绪,村长这又问道,“大柱,照你们这说法,咱们村是不是应该自己盖一个乡塾呀?”
众人一听,对呀,还真差点把这事给忘了。
因为各村有能力有心力送娃去念书的人家并不多,所以是几条村子合在一起建了一个乡塾,可如今寒家提出了这新的教育方法,他们村子是没意见了,其他村子的人可不一定肯同意,而且要请那么多的先生,若是让其他村子一起负担,肯定不乐意,但若是自己村子全负担了,却让他们白占了便宜,虽说这钱是寒家出的,众人心里还是不乐意的。
所以想来想去,只怕还真要自己村子另建一个乡塾才行。
这一点,寒家母子几个商量的时候自然也是考虑过的,当下大柱便笑道,“村长所言极是,刚巧从我们家麻园去元宝山的方向正好有片荒地,我们的意思是,先由我们家出钱,村子里出人力,在那边建一个乡塾,因为刚开始,也不必建太大,等日后村子里的后生有出息了,再慢慢的扩大。”
听说寒家愿意出钱,众人哪里还会有意见,反正秋耕已经完了,村子里的壮劳力正闲着呢,已经有不少人打算出外找活干了,可不就正好派上用场了。
寒初雪笑着补充道,“至于附近的荒地,就当作是他们上劳动课的场所,交由学子们自己开荒耕种,就算不能种粮食,种些瓜果蔬菜总是可以的,待日后收成了,让乡塾组织去镇上卖掉,便可作为乡塾的部分支出费用。”
大伙一想,这主意好呀,反正那荒地是村子里的,一直就那样丢荒着也没啥用,交给乡塾上课用,既可以让娃儿明白种地的辛劳又可以增加乡塾的收入,这可真是一举两得呢。
当下双方便一拍即合,村长立即兴冲冲的回村子里找人量地去了。
而其他人也纷纷回家里召集自家的族人开会,所有的事情都必须先放一放,一定要先把这关系到日后世世代代子孙福祉的乡塾整出来。
待人全散后,秀娘高兴之余,又有些担心,“雪儿,一下子请那么些先生,还要建乡塾,咱们手上的钱会不会不够呀?”
寒家之前挣的钱都用掉了,现在手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