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玉米也有分(2 / 3)
京城弄了这些种子回来,我们还真不知道除了水稻,原来还有粮食是能种两季的。”
玉书几人纷纷点头赞同,尤其是玉书兄弟俩,心里已经决定,以后有机会一定要跟着杨大哥跑商增长见闻。
得知自己带回来的种子有大用处,寒爹爹自是高兴,忙让蔡吉把这些种子放好,待到了播种季节就种下去。
蔡吉忙应下了,让人把这几袋种子扛下去后,又问道,“老爷,那不知这些地,明年要如何分配,种些什么东西呢?”
寒爹爹眨眨眼,这么些地还得分配种植呀。
“以前罗家是如何分配的?”
“这庄子土质好,只是附近没河流等水源,只能打井取水,所以不适合种水稻,但京城的米价贵,而这边的田税收的也是谷子,所以以前的主家多数种的都是旱稻,另外还种了一些红薯、高梁,主要是给庄子里的人吃的,而越冬种的多是油菜。”
也就是说玉米、小麦这些东西,因为京城那边种的人多,所以价格并不贵,因此罗家没想占用这边的地种植。
寒爹爹上前几步,抓起一把泥看了看,土质确实不错,种旱稻也合适,但是自家已经有两百亩的上等水田了,这谷子其实不必担心,反而是白面、玉米这些东西,在一带其实还很少人种,如果自家种出来了,是根本不用担心卖不出去的。
想了想,他走回来,又跟秀娘和儿女们低声商量了一会,这才转身道。
“这庄子的田税是多少?”
蔡吉应道,“这庄子因为离水源远,所以被定为下等田,税率为三十税一。”
一家子听到这税率,就是寒初雪都不由笑开了。
三十税一,也就是说一石的产量,只需交三升多一点的粮食,而这田税跟农户的丁税又不一样,不是按人头,而是完全按亩计算的,这也正是荒地为何那般难办地契的原因了。
这庄园虽说没水源,但周围打了那么些井,明显是地下水源挺足的,而土质刚才寒爹爹也看过了,接近于上等田了,如此这亩产量可就接近三石,却只需交每亩差不多一斗的粮食,八百亩的地也就是交八十石不到的税粮,相当于二十七亩左右的产量。
二十七比八百,这得有多少剩余呀。
寒爹爹当下便拍板了,“明年开始,就种一百亩的旱稻,五十亩的红薯,五十亩的黄豆,刚才交给你的那些种子,全数种下,剩下的地全种花生。”
蔡吉一怔,“全种花生?”
寒爹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