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躲避风头(2 / 3)
冬一般都有权处理。
这就是经营权和所有权,分开的好处。
公司老板即使长期不上班,管理层就可以维持公司的正常经营。
而这段时间,王启年基本是在家里面,用固定电话接受于冬汇报工作。
“老板,《歌舞青春》亚洲的华语地区,基本已经老露西上映了!菲华语的外语地区,除日本市场之外,都找到合作的发行商,正在翻译!”
“嗯,知道了!”
“关于《下一个巨星》我初步判断,公司里面的编剧里面有内鬼,提前出卖了我们的剧本。”
“有证据吗?”王启年问道。
“对比两部电影的细节,台词不一样,歌曲不一样。但是,有些剧情节奏,却是惊人的相似。我们剧情里面低潮的地方,他也低潮。我们进入**剧情,《巨星》里面差不多的时间段,也进入了**。”于冬强调道,“证据虽然不确凿,但种种迹象,不可能是巧合!”
“先不要打草惊蛇,即使发现了内鬼,暗自监视,收集证据就好。另外,我觉得公司要成立一个反商业间谍,内部反腐部门!一方面,是要调查出卖我们的商业情报的员工。另一方面,调查**贪污,偷窃属于公司资产的贼!”王启年思考道,“找的人,要信得过,最好是警校和司法学校出来的!”
“好的!”于冬心中暗道,这种部门,就类似于明朝的东厂、锦衣卫。员工们估计不太喜欢这个部门,对是对公司而言,必须要搞这个部门。
没这个部门不行,没有监督的话,人都可能会**。一家再大的企业,老板和股东再如何睿智,如果低下一群蛀虫的话,迟早公司是会被掏空的!
这种一群蛀虫掏空公司,可能比股东和管理层决策失误,还要可怕!
决策失误了可以改正!
但人都不可靠了,公司等于是吃了慢性毒药,缓缓走向死亡!
……
00年1月11日,又一周的票房统计数据出炉。
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上一周的票房数据。
《下一个巨星》第二周票房89万,票房数据继续亮瞎了市场的眼球。
与此同时,《歌舞青春》周票房也达到566万元。这应该是王启年有史以来,周票房成绩最高的一部电影了。
但即使是这样,依然被众多媒体吐槽,王启年拍了几年电影,还不如第一次拍电影的周杰伦票房号召力更强。
但业内人士并不这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