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 292.同姓不婚

292.同姓不婚(3 / 4)

到李世民真的派儒生过去的时候还会似往常一般笑话唐人傻,竟将自己的强大的根本教于他人。

当然跟孔老头肯定是说派儒生过去全为民族融合,瞧瞧现在的突厥,自接连派儒生过去,虽然有些部落还是由首领说了算,但是大部分突厥人已经开始以学习唐文为荣,这就是引导问题。由于唐人的手工作坊工钱高,牧民们开始往小工方向发展,再几十年还有什么马背上的民族。

对于这种早就商议好的事情没有人反对,王县公已经讲过只有摧毁一个民族的文化才能真正做到长久的统治。只是有些事情还得再提醒一次,李世民如今也变成谨慎性子,“可以随时派儒生去倭国,只是还跟先前派往突厥那些人一样得先考试。”

孔颖达赶紧回答:“那是自然,若成绩不好岂不坏了名声。”老头不傻,完全知道为啥只传播儒家学说,便是知道他也不会放过这种扩大影响力的机会。

考试内容很广泛,包含天文地理等很多知识,并不止局限于书本。录取要求从未公布过,大家都以为是按综合成绩,其实要求既奇葩又苛刻。所选出的都是那些真正‘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也就是说这些人除了口头上的大道理啥也不行,如此就能避免一不小心真的将有用知识传播过去。

连批考卷的都感慨,如今大唐已经很少这种奇葩,稀有人才太珍贵。

下一步要进行的事情安排妥当,再有关于倭国的事情就要看两个恪怎么上奏折了。至于往后运作也不急于一时商讨,人家刚回来赶紧给出赏赐好让他们回去休息。

李世民装模作样感慨道:“朕初见王大郎便觉得亲切,如此有能力之人像极了我们李家儿郎。上次给王大郎封爵,如今给你加上封邑并赐李姓如何?”

大臣们闻言皆仔细端详王熙然,没从他脸上瞧出谁的影子,亲切个屁。还能干像极了你们李家儿郎,这话都让人懒得吐槽了。由于李世民话落的时候大家都瞧向王熙然,使得很多人注意到李世民说出赏赐时他那上翘的嘴角。

按理说如果不是什么奸佞,谁家好儿郎被改去姓氏估计都不大乐意,又不是像李绩当初那种情况。然而王大郎好像很开心一样,咋回事呢?

有机灵的或者如王熙然相熟者立刻想到一种可能,同姓不婚,王熙然真的看上王珏了?!王县公是个不错的人,可惜这样的人等闲不敢招惹,上她家提亲的人不是想占便宜的纨绔就是仇人故意羞辱,真正能摸清自己斤两的人或者对仕途有抱负的都未动过王珏的心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