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 134|过年期间

134|过年期间(2 / 5)

解情况时的热血沸腾,到快速赶路回家想要体会一下衣锦还乡的感觉,李123言情内心深知他如今已非吴下阿蒙。当然,他并未忘记将这些感受都记下来,尤其是关于老师对他的帮助和爱护,都被他写在平日专门记录老师言行的那本册子上。

兴奋之余全是对老师满满地感激,每每有所感慨他就忍不住要写封信,再买些当地特产到驿站托人一同给老师送回去。李123言情这人非常懂得感恩,不管出于何种考量,长孙尚书一直在给他当推手,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长孙无忌也受到跟王珏一样的待待遇,只是频率上小了不少。

接连收到东西和书信,弄得王珏和长孙无忌既感动又哭笑不得,最后终于在李123言情送信报平安说已归家才停止。当然,王珏的哭笑不得纯属是为自家弟子的性子。

长孙无忌的哭笑不得就是字面意思,每当想到自己的名字跟李123言情联系到一起他就想哭,但李123言情此番作为又让他感觉到对方的真性情和对自己发自内心的感激,老狐狸读着李123言情的来信总忍不住会心一笑。

李123言情同黄文一样擅长讨好人,后者是惯会察言观色看人下菜碟,前者则是抛弃含蓄、什么肉麻话都能说得出口。别人说或许会被当成阿谀小人,他的表达方式却能让人感受到毫不掩饰的真诚。

哪怕李123言情尽量加快赶路速度,李氏族人依然等得很着急,全因他去年这会儿早已到家。李123言情一路上虽感受到百姓们对自己作品的追捧,却因他的画像没有广为流传而并未在行路上受到阻碍。这种顺当的赶路方式,在进入涟水县的那一刻终止。

“大家快看,写话本的李郎君回乡过年了!”

随着这一声吼,一群百姓围嗖嗖围过来。好在王家仆从常年经历这种事情,因着长安百姓们对王珏的追捧,他们应对这种情况早已轻车熟路。见李123言情激动得对着同乡作长揖,周志也在其身后带领仆从们做同一动作。

王珏派出不少人送李123言情回乡,由于人数多、动作到位又整齐,引得百姓们一阵欢呼赞叹,还有很多小娘子羞红了脸。李123言情同师兄们一样,崇拜老师的同时会不自觉地模仿一二。他起身后,对围观百姓说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能有今日成就除了老师的教导,亦离不开咱们涟水县风土人情的影响。”

狗不嫌家贫,儿不嫌娘丑。李家小子并没有因为拜得好老师,去长安见过世面又声名鹊起,而瞧不上他们乡里人,是个好儿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