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新人入宫,群臣进谏(4 / 5)
圣旨,噢不,其实这个圣旨应该称中旨,因为它根本没经过中书门下通过,是直接去诏狱的。
这么违背规矩的做法,臣子们当然不干了!
如果皇帝一次这么做顺了手,两次三次四次五次都这么办了,那么还要他们这些辛辛苦苦科举出来的大臣做什么?!
皇帝什么都自己做主了,剩下来就是遵旨的差使——这事儿宫奴们就能办,他们这些大臣往后岂不都要被架空了!
所以眼下朝堂上简直闹开了锅,纷纷要求端化帝收回成意,按规矩做事!
激烈点的,甚至话里话外的意思,还想让端化帝下罪己诏,检讨自己不把朝臣国法放眼里的昏庸之举!
连百官之首、端化帝最大的依仗顾韶,此刻都没出来弹压——毕竟他也想做士大夫,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士大夫,而不是做个什么都听命于皇帝的奴才。
何况眼下这情况,如果他站在端化帝那边,这辈子积累的名声都要完了,必定会被史书记载成只顾谄媚君上的佞臣,而且还会得罪举国同僚。即使洪州顾氏颇有底蕴,也禁不起如此树敌的!
而端化帝,保得住他?
喧嚷激愤的朝堂上,端化帝却始终只是面无表情的看着,到最后,所有人都说累了,他才用有些倦怠的语气说道:“诸卿言之亦有理,不过,梁国公究竟是朕之胞弟……”
底下有大臣出来道:“陛下念及兄弟之情,欲网开一面,也是人之常情!是陛下仁爱宽厚!但国法不可废,陛下乃天子,当做万民之表率,怎可行此违法乱纪之举?如此传将出去,却置圣誉于何地?!”
“既然如此,那就由众卿共议此事吧!”端化帝似乎被说服了,站起身,“今日且到这里。”
诸臣都没想到他们这么简单就赢了——还以为端化帝那么乾纲独断的下了旨,这回不撞死几个臣子在殿上,皇帝都不会改变主意。
“陛下只是太念兄弟之情的缘故。”顾韶却晓得端化帝的心思,叹着气为皇帝圆场道,“只要咱们体恤陛下这一点,陛下自是从善如流!”
诸臣给顾韶面子,所以闻言纷纷附和,至于心里怎么想的,却只有自己知道了。
而顾韶下朝后回府,亦是跌足长叹,“陛下想知道朝堂上有多少人支持他,用什么方法不好,偏偏要用这样的法子?!”
这种明显不合规矩的举动,即使昏君兼暴君在位,那也保不定有不怕死全家的出来反对呢!何况远远谈不上积威的端化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