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关系(3 / 4)
———————————
古玉涛那边进行的也顺利。
车间盖的也快差不多,设备前几天就到了,现在在车间里放着。
他雇了几个周边村子里的长期工人,虽然大家以前没做过玻璃钢。
但设备到了之后,古玉涛带着他们连着生产了两板格栅,却是极其容易上手的。
生产出来的格栅一次比一次好,工人们信心也大增。
不出十日,差不多便能开工了。
这边车间马上就能开工,张海鹏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
a市隔壁的c市今年城市要进行大改造,政府特意拨了不少款用于打造城市绿化。
张海涛一个不错的哥们正巧在城建局里做个小科长,无意中把消息告诉了他。
让古玉涛赶忙做出一批格栅样品,张海鹏拿着样品在朋友的走动下,去了c市政府绿化招标处,投了标书。
比起花岗岩做的树围子,格栅既轻巧,耐腐蚀使用年限更高,关键价格比花岗岩要便宜许多。
张海鹏也是生意上的老道人,投了标书,通过朋友又上下打点了一番。
果然不出几日,他们的投标被选中,c市直接从他们处采购了一千平米的绿色格栅。
只是价格他们要从原来的40块钱一平米,改成跟花岗岩一样的价格70元一平米。
用张海鹏的话,这年头没有白干事儿的人,尤其是吃官饭的,谁都想往兜里扣点。
这种事是暗道儿上的规矩,大家都心知肚明。
他们生产一平米的格栅成本也才不到二十,表面给c市的价钱是70,但实际收的只有40元一平米,还能净赚两万。
“咱们一开工就能净赚两万块钱?!”
似是不敢相信一般,张雪兰拿着计算器又算了一遍。
“陶陶,瞧你妈这丢人样!”
吃着芹菜馅肉包子,古玉涛忍不住哈哈大笑。
“哎呦,这么多钱呢!”
从计算器上回过神来,张雪兰无法置信的拍了拍胸脯。
“妈是真的,除了鹏叔的六千,咱家能赚一万四呢!”
古陶心里也有些激动,这是他们全家第一次做生意,开门红这个惊喜真是太大了。
“这……这钱也太好赚了吧!”
张雪兰忍不住感叹,这一万四都差不多赶上她之前在钢厂一年的工资了!
“是啊,不过这操的心可不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