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知错否(2 / 4)
到万岁面前,也是他的职责所在!”
沈栗转身对杜凝厉声道:“宏端兄为何偏偏绕过太子殿下?你是认为自己可为太子殿下的事做主了?还是根本没把殿下放在眼中!”
众人悚然而惊。
是啊,你发现不妥了,干嘛不直接和殿下说呢?殿下向来谦和,善于纳谏,你说的有理,殿下怎么会不听呢,你绕过殿下直接找太傅告状是什么意思?
陈文举:“……”。
脸红了。沈栗质问的是杜凝,可何尝又不是质问他呢?杜凝绕过太子告状,无论是杜凝还是他自己都没觉出有什么不对,这件事不管沈栗有没有错,杜凝和自己先有大错!
太子脸色微沉,他是谦和,但谦和不等于缺心眼啊。身边的伴读都没把自己当回事儿,可见自己这太子做的有多失败了!
陈文举虽然固执,德行和学问却是不差的,觉出自己言行失当,立即向太子叩首请罪:“老臣行事有缺,越权处事,确是不妥,还请殿下治罪。”
太子连忙亲手扶起,微笑道:“太傅也是为了吾好,这些年多亏太傅教导,吾才有今日,些微疏漏,何须如此。?
杜凝这才觉得不好,也跟着请罪。太子令人扶起了。虽未加谴责,但心里仍然不悦。身为伴读,本应事事为太子着想,谁知还有这样拖后腿的。你向太傅告沈栗,莫非吾就能置身事外,到时候传出吾贪图玩乐的名声,你当如何交代?
陈文举坚持道:“此乃臣的不是,晏子曰:‘不掩君过,谏乎前,不华乎外’,又‘不掩贤以隐长,不刻下以谀上’,臣常以仁德教殿下,如今怎可轻忽自身之过,殿下莫要阻拦,臣自当去陛下面前请罪,以儆效尤。”
陈文举还真是说走就走,他都七老八十了,众人也不敢使劲儿拦他,到底叫他出了东宫,往乾清宫去了。
太子与几个伴读面面相觑,都有些无趣。
太子尤为不悦,陈太傅去父皇面前领罪,自然会说明前因后果,自己让沈栗讲故事的事岂不是要被抖道父皇面前去了?
父皇进来虽说待自己仍旧亲善,只是仍然时有不满意的地方。眼看两个弟弟也渐渐大了,金贵妃和瑜妃的野心也大了起来,正在步步紧逼,自己母族又势单力薄,此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偏闹出这些来!
都怪杜凝!太子瞪了杜凝一眼,一拂袖,无精打采地坐下了。
杜凝知道今天的事恐怕无法善了,不声不响缩在一边。对太子也好,对太傅也罢,自己都没扮演好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