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各司其职(2 / 4)
同学都是老师。找几个在市里上班的同学救场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这一张罗原定八月末回家的打算就无限期耽搁下去了。顾致城在那头有心发脾气又知道自己的媳妇儿干的是正事儿。想说想儿子想老婆又觉得太矫情。只能干生闷气罢了。
安荣这边也沒闲着。触类旁通的也做起了学生的生意。张翠莲在一个高中的门口租了一个门市。价格也不便宜但是她一口气交了一年的租金订了三年的合同。
那原來是个饭店。因为周围有是三个高中一个技校一个大医院还有一个小学需求量大。但是因为学生的生意有时间段的。一年要歇四个月就算是忙起來周末也沒人就是中午那一口饭的功夫。小店还能维持下去。大饭店就觉得不妥了。
张翠莲从饭店老板那接手过來。一下子高兴得不得了。因为老板那里的饭桌都是长条的。还都是靠背的椅子。
董丽华那边的补课班到现在还沒有买到二手的书桌板凳。她找人将这些粉刷一新摆在齐整的补课班里头。怎么看都像是那么一回事儿。配上新买的黑板墙壁上的励志字画完全就是一个私人学校了。
她想的很清楚。安荣比董丽华为人精明又能说会道。让她來开一个书店最合适不过了。而且书本这玩意有损坏或者是卖不出去人家出版社还回收的。
有什么好卖的提前预定。到日子就给送來了。让广大学子深恶痛绝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之类的书卖的也特别好。虽然这个年代还沒有。但各种习題册练习册已经层出不穷了。
关键是课外书很多啊。什么四大名著之类的都得看。再卖点小姑娘愿意看的青春杂志。纸质图书在电子信息时代來临之前还是很赚钱的。
张翠莲想想就觉得高兴。书店只需要书架跟桌子就可以了。她跟安荣一商量。按照书背后面标价打个8折就可以了。
教辅类的书进货是原价的三折。一本标价18块钱的书进货不到六块钱卖出去不到十五块钱。这个价钱可比新华书店便宜多了。学生家长愿意來买安荣赚的钱也会很多。
张翠莲沒想到的是。原來开一个书店需要这么多的钱。光是书的投入就是一大笔。这日后的流动资金也是必不可少的。
挑了大量的课外读物。张翠莲又听送货员的介绍送來了大批的复习題。安荣跟张翠莲还有几个在学校里上班的大学同学。用了两天的时间将图书分区。
八月底书店整理完毕。放了一挂鞭炮就当开业了。书店里面很安静。四周靠墙一圈的架子上摆的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