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一章 民国苦命童养媳1(4 / 5)
世坎坷,三四岁的年纪碰上战乱跟家人走散,又被人贩子拐了去。
后来几经倒手到了丰年县玉清镇上,被一户姓杨的人家买走时,年纪已经八九岁,虽然骨瘦如柴小脸漆黑,但干起活来手脚利索。
杨家买细娘来是做童养媳,这在玉清镇上很常见,乱世里家中稍微宽裕些家里若有个男丁,心心念念的就是养成后为家族传宗接代。
以免哪日,被人拉走做了壮丁再也回不来,也正是乱世,今天的大官儿明天就被拉去砍头了,今天的富绅明儿就被劫匪给闹了。
老百姓们朝不保夕的,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也不计较门当户对,也不爱那娇滴滴的小姐,不管男女只想养个能干活的,好收拾起一家生计来。
杨家买细娘,为的就是她能干活,不过养下来发现细娘长的不够结实,心中还是有些不舒服的。
杨家一共三个女儿两个儿子,俩儿子各个都是宝贝,一个行二一个行五,行二的成事儿早,刚撇下一个孙子,不知被谁煽动的,脑袋一热跑去闹革命了。
这人一走,天南地北的,杨家爹娘哭天抹泪也没办法,只得养着不足一岁的小孙孙,和才四岁的小儿子。
小儿子大孙子各个都是爷娘的命,夫妇俩拉扯着一帮孩子,忙不过来这才生出了买童养媳的心思。自从到处闹革命后,上面发了话,严禁买卖家奴,为了不让官老爷捞到把柄,凡是买了小丫头的对外都说是童养媳。
童养媳这可是多年来的老传统,不管是以前垂着大辫子的官老爷,还是后来大沿帽的官老爷,谁也不能挑出错来。
以后要是不想当童养媳了,就当女儿嫁出去,也能收一笔彩礼,总归是亏不了的。
这年头,媳妇儿的命本来就苦,童养媳的命就更苦看,细娘本分老实本人转手卖了几次后,吃够了各种苦头,遭人打骂便是家常便饭。为了不再被人卖来卖去,沦落到更不堪的地方,她只能努力抓住每一个机会。
细娘来杨家时才八九岁的年纪,心里却像个老人儿似的装了一肚子的明白,将杨五娃,也就是她那个小丈夫,哄的眉开眼笑,去割猪草时也要一路背着牵着,生怕磕着碰着。
杨家见她照顾杨五娃周到利索,也就打消了将她转卖,再换个人的念头。不过在杨五娃爹娘眼里,他们这可是做了大善事,平时对细娘非打即骂,哪怕杨五娃自己不小心磕了,也要将细娘给抽一顿。
连乡亲们看不过去都会劝上一嘴,让杨母别打那么凶,万一打坏了以后不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