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炮灰当自强 > ☆、第五一五章 民国苦命童养媳5

☆、第五一五章 民国苦命童养媳5(4 / 5)

到前头,对方要是把她有双面绣的手艺告诉婆母,她就再也不做双面的绣品了。

不是顾晓晓自夸,方圆几十里内,也就她有这双面绣的手艺,其它人勉强能称得上是乡下绣娘。

杨天籁又写信了回家要钱了,杨父杨母喜忧参半,儿子信上可是说先生非常看重他,可能会送他出国学习。

杨父杨母可从来没肖想过这样的大好事儿,可越往上面念花钱就越多,为了让孩子在外过的舒坦些,老两口自己拼命的干活,也逼着细娘接了更多的绣活,让她挑着煤油灯干活,赚钱供杨天籁读书。

顾晓晓就是在讨论绣样时,和县城里来的王大嫂说上话的。这里人的辈分儿乱。有刚过二十出头就被叫大婶儿的,也有四十多岁到哪里都是嫂子的。

王大嫂就是这么一个人儿,她在玉清镇上颇有一番身份挺受人尊重,仅次于给人说亲事的媒婆。

这还是在洋布和洋货变多的情况下,如果是以前,王大嫂这种消息灵通,能跟大户人家搭上线,给大媳妇儿小姑娘介绍活的人,在以前更吃香。

虽然洋布洋钱袋子流行了,但玉和县毕竟不是沿海城市,真正打心底里接受洋化的还是少数。有许多大户人家,也就在革命闹的最凶时,将辫子剪了家里添了些洋东西,骨子里还是喜欢老祖宗留下的东西。

顾晓晓技艺精湛将针脚藏的极好,拼出来的图案也好看,王大嫂很快就将她卖出了个好价钱,心中十分满意。

王大嫂也怀疑过细娘怎么冷不丁的学会了双面绣,她在大家眼里平时总是讷讷的。顾晓晓也找好了理由,说的是家里藏着一小块双面绣,她爱琢磨,天天拿着瞧也就摸索出了些门路。

顾晓晓没撒谎,杨家的确有面双面绣的帕子,只是手艺根本不能跟她比。为了让王大嫂动心,顾晓晓头一个双面绣荷包,只问她要了10个铜元,这几乎就是白送的了。

普通的绣活对顾晓晓来说,毫无挑战性,以前细娘要做上两三天的活儿,她一天就能麻溜的做完。

但傻子才会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儿,顾晓晓躲在柴房里慢悠悠的干着活,刻意控制着速度,以免做的太快导致又落下来一堆活儿干。

吃亏就是占便宜,顾晓晓在双面绣荷包上几乎是跳楼大甩卖,让王大嫂得了个好脸深受主顾称赞,于是当有了生意,王大嫂第一个想起了顾晓晓。

不过,这次任务不能在家做,需要到县城里去,顾晓晓对此求之不得,杨父杨母却有不太乐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