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五章 民国苦命童养媳完(9 / 12)
国去进行学习。
留洋是本时代大部分进步青年的必走之路,方嘉惠对她的安排欣然应允,还主动提出想在不同国家进行学习,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带回国内。
服装厂发展势头良好,由于品质有保障,再加上杨腾飞从中搭桥,顾晓晓到后来接起了军队的生意,在做军装的同时,也承担了一些零碎周边的生产,这对她来说不算难。
顾晓晓从不吝啬于在厂房机器设备以及员工宿舍上投资,严格执行八小时工作制,虽然引起了同行的反弹和排挤。但随着时代发展,工农革命此起彼伏的兴起,大罢工运动不断展开,顾晓晓所开的工厂反而更稳定些。
金钱对顾晓晓来说,向来是必须的,但却不是最重要的。时代变革加剧,国内军阀混战刚刚熄火,群狼唤伺,恶狗卷土重来,想要将若大华夏吞入腹中,
顾晓晓痛恨侵略,更痛恨那些惨无人道的刽子手,所以她非常支持抗战,甚至为此研究起她不太擅长的武器制造业,大量资金的投入,顶尖国际人才的引进,顾晓晓的举动带动了许多爱国人士。
她不仅有爱过的想法,有一颗聪明的大脑,还有强大的资金支持,吸引了许多同样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加入其中。
面对众多爱国志士的倾力支持,顾晓晓特地成立了一个民间公益爱国组织简称春阳民盟,不仅筹集资金支持军队抵抗外来侵略者,同时举办各种民间学堂,收养孤儿和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解救被拐卖的妇女儿童。
春阳名头越来越大,牵涉到的事务也越来越多,许多在国外旅居的爱国人士,选择通过春阳资助祖国协同抵抗外国侵略者,也有外国反战人士通过春阳帮助华夏国。
做慈善仅凭一腔热血是不行的,科学的管理以及严格的监督机制不可或缺,哪怕大家对顾晓晓的人品非常推崇,但她经历了几十世的历练,心性坚韧,对各种诱惑几乎是刀枪不入。
但换一个人呢,顾晓晓不可能永远主持春阳,新任继承者是否能在糖衣炮弹下不动摇,在面临威胁暗杀时不退后,在遭到地方军阀势力打压时,能够周旋其中,保障工作人员安全的同时,让春阳各项慈善活动顺利进行。
同时,慈善的目地是授人以渔,而不是单纯的进行资助,让孤儿接受教育,让无家可归的男女掌握谋生的技能。这些事非常琐碎,绝非一个人可以顺利完成的。
所以,顾晓晓在挑选接班人时非常慎重,方嘉惠在不同的国家留学,学习了多种外语,同时华夏传统文化也没放下。人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