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两张喜帖,当伴娘(1 / 6)
大雪成灾,断断续续又下了大半个月,直到二月中旬将将停歇。此时,柳杨村狼藉一片,大部分的茅草屋被积雪压塌不说,好些来不及逃离的村民也被笨重的木梁砸成了重伤。
这大半个月里,经常有人在半夜里敲响莫家的大门,那些受伤的村们的家人惊惶不安的求到莫颜这里,希望她能伸出援手救治被砸成重伤的亲人。
人命关天又是乡里乡亲的,莫颜做不到置之不理。每次有人喊,她就立即穿好衣服,背起药箱去给人受伤的村民治伤。有好几夜跟赶趟儿似的被叫了四五遍,到后来她干脆连衣裳也懒得脱,等救了人回来,直接到空间里补眠。
那会儿村民们只知道莫颜学医不久,没有人见过她给人治病,谁不知道她的医术究竟如何,可是大半夜的路上积雪深不好走,距离京城又有几十里地,就算受重伤的人能拖到京城也没有办法进城。
那些家属请莫颜也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能不能救活就看老天爷了。
让村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任凭自己的亲人伤的有多重,失了多少血,到了莫颜手里就一定会转危为安。没过多久,莫颜的一手好医术就被传开了,村民们热切的把她称作“小神医”。
受灾的不止柳杨村,附近几个村子同样惨重,有好些人被砸伤却因救治不及时,导致失血过多而死去。后来听闻莫颜医术高超,就连夜把人抬到了莫家,跪在莫家门外求莫颜医治。
莫颜的医理知识非常丰富,缺的就是行医经验,这个没有捷径可走只能一步一步来。现在有人现成的伤患让她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她索性在大门旁的空屋子里辟出了一间临时诊室,在那里给送上门来的伤者治伤。
诊室里放有数张木床,还有现成的被褥,跟现代的病房很相似。那些需要救治的伤者不用躺在冰冷的地上等待救治,光是这份细心就让他们对莫颜心存感激。
当然,莫颜救人也不是白救,她按照杜氏医馆的价格收取诊费和药费,遇到家境窘迫付不起医药费的,要么跟别人借银子,要么以工代银给莫家干活来抵,连欠条也不能打,总之不能白白给人看病。
这一点,却是杜老大夫千叮万嘱过的,至于原因,也是不希望有人贪小便宜钻空子。有些人明明有条件却依然装穷不付银子看病,这种贪图小便宜,喜欢不劳而获的人大多自私,时间久了便觉得理所当然,哪天你不给他免费看,指不定会打上门去。
曾经,京城就有位宅心仁厚的大夫见许多人看不起病,就免费给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