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汪汪汪(3 / 4)
“轻伤的呢?”
庭芳声音有些沉重:“轻伤挣命,扛过感染大关便无事,扛不过便……”没有消炎药,甚至没有完善外科手术的时代,用火器拼杀,伤者死亡率不忍直视。而外科手术十九世纪才开始发展,庭芳非医学专业,能提供的无非是些消毒常识。工业未发展,没有高纯度的酒精,消毒的常识仅仅只是常识,并没有什么卵用。
千万之一的伤亡率,在战场上已算极好。庭芳知道打仗难免死人,只得强调:“医疗队得抓紧。骑兵步兵都有军官,军医亦得有。有军衔有俸禄可转业。救治是一方面,用实际行动告诉士兵们咱们不是拿他们当自己荣华富贵的工具,咱们拿他们当自己人。并非收买人心,都是同族,理应善待之。”
徐景昌不似庭芳有明确的国家概念,此时全球尚且朦胧,闭关锁国的华夏更加。只当庭芳受过赵总兵的教导,有深厚的同袍情谊,又想的更细。他是军人,同袍如同手足,自是愿他们无事,便接受了庭芳的建议。
庭芳回头看了看账内,又想起一事。防守战还可把伤员抬回,到野战时,谁知道落在哪里?不可失踪即记烈士,那是引人做逃兵,实属恶法。若要确认死亡,一样的服饰,完全无法区分。再则尸首分离、野兽肢解,连认尸都做不到。做个口袋放纸条写名字籍贯是好,可纸条亦损;绣在衣服上,工作量又太大。可庭芳不想落下任何一个为了他们而战死的人。说甚宏伟大业,再好的生活,死人都享受不到。铭记于心,理所当然。此处得想法子。
二人走出一段,庭芳忽然顿住:“俘虏呢?”
徐景昌道:“未及打扫战场,怎么了?”
庭芳道:“活着的关几日放了吧,受伤的救治一二,能活命的也都放了。”
“啊?”
庭芳认真道:“此乃内战,无需赶尽杀绝。”
徐景昌十分了解庭芳,她并非一味妇人之仁,直接问道;“把话说全。”
庭芳:“……”
徐景昌道:“战场灭了对方有生力量,是很要紧的事。”
“非得叫人把话说的那样难听。:庭芳不满的道,“我们得先养成善待俘虏的习惯。将来打仗的时候多了,咱们的人亦会被人俘获。若善待俘虏的名声传了出去,咱们的人也会被善待,还有可能交换俘虏,把人弄回来。自古被俘获之人只有死路一条,挣命逃回来主将也不再信他。我却问你,指挥是你做的,凭什么他们承担责任?”
徐景昌从未想过这个问题,他自幼受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