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双子计划”(2 / 4)
来计算,至少要进行超过150次在外层空间与地球之间的往返运输。
仅仅是一架空天运输机,效率实在太慢了,为此“中国矩阵”计划建造10架“弧鹰”空天运输机用于满足运输需求。
好在“紫源晶”的被发现和应用让矩阵科技的航天活动所需要的费用大幅度的减少,若是用运载火箭来承担发射建造环轨星港的物资,不但因火箭荷载量的原因让发射运输次数翻一番,达到300多次,火箭的供应肯定也跟不上,导致环轨星港的建造周期直线飙升,而且那昂贵、低廉、低效的火箭发射费用足以就让人绝望。
一次发射需要消耗1.5亿至3亿美元,足足300多次的运送,单单是运费就超过了500亿美元,即便是矩阵科技这样的超级金主也吃不消啊。
好在“中国矩阵”没有这些烦恼,紫源晶的存在和利用让“中国矩阵”获得廉价的太空探索成本,这是西方太空探索根本无法比拟的优势。
任鸿离开了发射塔控制中心又来到了生产车间,“中国矩阵”在公司总部的北方,占地面积360公顷,比矩阵科技旗下任何一家子公司的研发、生产中心所需要的面积都要大。没办法,“中国矩阵”的特性就是如此,一个发射塔和起飞跑道就要占据超大的空间,周围还必须要有防护,还要空出很多地。
任鸿在空间基地视察了大半天,基本对所有的计划进程都有了大致的了解,让他倍感意外的是,工程进度比他料想的要快很多。不过想想也释然,效率这么快还要得益于矩阵科技内部共享的科技树,外部国航局与政府的支持,加上各大兄弟公司的“帮忙”,如子公司ai即将提供一批智械生产部队为“天宫环轨星港”的材料制作提供帮助。
只要原材料一到,智械制造生产线就可以全额开动,那生产与制造的效率足以用梦幻来形容。
第三天,一直不温不火的“中国矩阵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对外宣布重要消息。
“中国矩阵”从成立之初后就没怎么露过面,风头全部都被兄弟公司的项目计划抢去了,而今高调宣布重要计划顿时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尤其是天体物理和天文学等相关科学机构。
没有人敢小看这家公司,矩阵科技在太空探索领域虽说是后来者,但有这个世界上最顶尖的航天强国之一作为后盾,没有人敢忽视这位“新玩家”,“中国矩阵”身上国航局的影子没有任何掩饰,就如同美国nasa相对于spacex公司一样。
有趣的是,“中国矩阵”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