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 心狠手辣(2 / 3)
况,自从第一步所谓的好莱坞级别大制作,‘无极’开始,烂片一次次刷新着观众的下限,前期还有一块遮羞布挡着,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解读电影内容:不是我烂,而是你看不懂。到了后期,简直连遮羞布都不要了,堂而皇之的‘只要能赚到钱就是好电影’。
与此同时,一部分观众群体也从烂片的历练中成长了起来,不再是十年前一听说有大导演,上亿投资,3D特效就能花钱进影院,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有选择性的观影,不再为纯粹靠炒作起来的烂片买单。
包括恐怖动物城在内,大圣归来等几部国产电影的高票房就是证明。
所以蔡理明分析过,国内电影市场和可能也到了泡沫最高峰,接下来很可能是泡沫破裂。
苏铭的想法倒是相对保守一些。
泡沫的确存在,而且很大,但恰恰由于大陆人口基数众多,存在各种观影群体,任何一种类型的片子,哪怕是所谓的‘烂片’都有自己的市场。
所谓烂片,也是因人而异的,你之琼瑶,我之砒霜罢了。
所以,泡沫会不会破裂不好说,但苏铭相信,好看的电影一定会有生存的一席之地。
说不定,电影市场的风向,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
……
离开了长河影院之后,苏铭又给吴德成加了‘一把火’:大张旗鼓的放出要收购影院的消息,并且实地考察了阳川市另外两个效益比较差的电影院。
果然不出苏铭所料,长河影院的老板吴德成在自己的利益和曾经老同事老上级的‘面子’之间,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前者。
一个老辣的资本家的手段,在这时候充分表现了出来,平时对所有员工都笑呵呵,连重话都不说一句,甚至显得有些软弱可欺的“老吴”,柔中带刚,软硬兼施,滴水不漏,不到一周时间,就已经和苏铭签订了合同,完成了影院的交割。
当然,前提是所有的老员工都被辞退。
至于吴德成是怎么辞退这些人的,苏铭就不得而知了,也没必要知道,这些人和桃源集团不存在任何直接关系,就算有纠纷,也是和吴德成的之间。
鉴于吴德成雷厉风行的手段,效率极高,侯龙涛建议苏铭返聘吴德成,参与管理。
毕竟是这里的老人了,知根知底。
侯龙涛有长处,也有短处,他的短处,说白了就是见的世面少了点,有时候考虑问题相对浅薄一些。
即然决定‘哪怕用钱砸也要砸出一个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