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无良皇帝 > ☆、第42章 殿试

☆、第42章 殿试(7 / 11)

“哼,黄毛小儿,不知道天高地厚,口出狂言。”那位大臣,不屑地说道:“枉你饱读诗书,却不料口无遮拦。若能提高农业产量,我朝国力早就昌盛之极。何用你这个黄毛小儿,来大谈什么分流政策。”

陶子英涵养功夫,我早已经领教过了。这种辱骂程度,又岂能动她分毫?我也不言语,默默地看她有何高见。

“我朝五千六百余万人口,男女壮丁三千一百余万人,其中两千八百余万农民。而我朝耕地为二亿五千亩,平均每个农负责田地九亩。粮食总产量为三亿七千万余担,平均每亩产粮为一担半。人均合计略小于七担粮食。光看这个数字,似乎都能吃饱肚子。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农耕地,所种之地均非本人所有,大多数田地掌握在地主手中。如此一来,农真正得到的粮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若碰到个灾年荒年,农民自是连肚子也吃不饱。只得卖儿卖女,以养活家庭。”陶子英侃侃而谈道:“这位大人,这种情况,是否应当进行改变呢?每一个壮丁农,一年所产粮食,竟然足十四担,这位大人,是否又能联想到什么呢?”

我汗颜。我身为皇帝,竟然也不知道这些数据。显然陶子英,对这方面有过大量的研究,否则也不可能张口就扯出这一大堆地数据。

“哼,这些数目,户部任何一人,都能说的上来。”那位大臣,仍旧不屑道:“试问,我朝粮食产量已经如此底下了,如何还能分流?如你所说的数据,每分流出去一个农民,粮食整体产量就会少十四担。黎百姓,更加吃不饱饭。”

“但是,大人不知道有没有想过。一个农民,若他一年能够产出三十担,甚至于四十担粮食。那又当如何呢?”陶子英,说到这里,双目突然放出了我从来没有见到过地光芒。

“怎么可能?”不仅仅是刚才那个大臣跳出来置疑,其余大臣,也纷纷跳了出来,表示那决无可能。

就连刘枕明,也站出身来道:“陶大人,若你真的有办法可以将人均产量提升到三十担以上,我刘枕明情愿将户部尚书一职,让给你做。”

“创大人,晚生并无此意。不过晚生的确有方法,能够将人均产量,提升到三十担以上。那三十担,已经是保守估计。”陶子英上前一步,在一片哗然声中,朗朗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朝农耕作业,所用工具和手段,实在非常有限。能提高效率的耕牛,也是少数。本人在此犁耕上,研究过很长一段时间,终于被我制造出一种全新的犁耕器具。使用此器具,一时辰之内,所耕之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