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学校制度(3 / 4)
一,只有其中特别优秀的孩子才能进入中学!至于从中学进入大学,那就更加的困难了!现在的学制是小学、中学、大学各自三年,一个孩童从五岁入学,一直到大学出来,就要十四岁了!若是入学迟些,那出来年纪更大!”
武栋想了想,道:“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除了学习知识之外,学生们还要常常参加一些军训,平日里也要有一些增强体魄的课程。”
旁边的李纲皱了皱眉,道:“大都督,加入军训、增强体魄等等,这些都是军国的政策!难道您真的要把军国一直推行下去吗?”
武栋摇了摇头,道:“这些和军国无关,军训、增强体魄这些都是我汉人必须要做的事情!我希望从小就培养孩子们的纪律、训练他们的身体,从根子上彻底的改变我们的民族!一个孩童,只是读书,将来不会有大成就的!李纲,我记得你们儒家六艺中有礼、乐、射、御、书、数,儒家的圣人也是要后人们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死读书而已!”
李纲皱了皱眉,他总觉得武栋对于儒家经义的解释和传统儒学有些不同!虽然儒家确实有“六艺”,但是实际上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这才是正途,这才是正儿八经的儒士!一个读书人天天练剑、锻炼身体,那是梁山才可能出现的事情。
“大都督,举办大学,对于高丽也是一个极大地负担!为了修建大学,我们花了十余万两白银!今后每年我们都要投入一定的白银的!”秦桧道。
“将来大学的贡献会大于付出的!”武栋道。
为国家培养人才,付出一点金钱是必须的!今后他还将扩大大学的规模,今后其余的地方也要建立大学,而且不仅仅是国家建立大学,他还要允许私人建立大学。
“大都督,我以省长兼任大学的校长,这可是真的?”秦桧又道。
“自然是真的!这大学是你一手筹建的,你学识又异常的广博,你不担任校长,谁来担任?”武栋道。
“这……如何敢当。”秦桧心中再次激动起来。
古人讲究“尊师重道”,他成了大学的校长,从某种意义上来,毕业的学生全部都是他的学子,他怎能不激动?
“你重任在肩,万万不可辜负了我的期望!”武栋道。
“大都督放心,我绝不会的!”秦桧急忙道。
“你们跟我到房间来,对了,把那些学者们也都叫来,我还有一些事情告诉你们!”武栋道。
武栋等人来到了一个房间之中,武栋开始说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