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深山贼道(3 / 4)
混战的年代,他从十三岁起就跟着他叔叔在湘川滇黔等地偷坟掘墓,倒是练的一身的本事。
“后来解放了,像我们这种人,那是新社会新政府打击的对象,我叔叔就是被政府抓住之后镇压了的。我好不容易逃了出来,可没有身份户籍,根本就无容身之地……”
他八十多了,虽然身体硬朗,但常年在山中道观生活,而且这段往事他也很少提起,雷涛刚刚和他闲聊的时候,说到了这个话题,倒让老头打开了话匣子。
他虽然是个盗墓贼,但常年和这些文物古董打交道,学识倒很渊博,特别是对于一些轶闻野史那更是称得上“民间专家”级别的了。
当年他在川西地方志中看到了一段轶闻。说的是三国末年,由于后主刘禅昏聩,大将姜维受宦臣黄皓排挤,避祸在外屯田。姜维当年屯田之地就在邛川,根据邛川地方志的记载,姜维在营山劈山凿窟囤积了大批军资粮草,作为战备之用。后来晋军入川,奉车都尉黄皓又将大批宫中珍宝盗出埋藏在营山附近。
根据这地方志中的残篇断章,他推测在营山之中应该有一座三国藏宝库,早年间他也在这里查探过,可一直都没有什么线索。后来由于政府的镇压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他没了落脚之处,就想起在这营山中有座道观。他化名“灵虚子”,伪装成了游方道士在这青云观落脚住了下来。这一住就是数十年。
“这可是和田羊脂玉啊……光这一套玉璜配饰若是拿到国外去拍卖就不止八百万了!”
“这时东汉彩陶……”
“这是蜀简……”
灵虚子和雷涛打开了这些大木箱,看着这木箱中的东西,每发现一件珍品古董,他都要感叹一番。那样子就好像把东西卖亏了的似的。
“道长,我有一点不太明白,您现在都八十高龄了。钱财本是身外之物,您把这些东西卖了之后,打算带着这些钱去哪儿呢?”雷涛对灵虚子问了一个问题。
灵虚子被雷涛这么一问不由得嘿嘿一笑道:“老头子当年有个女人,他给我生了一双儿女,如今他们都在国外生活。这些年我们也有书信往来,前年我那儿子还回国来看过我。老头子除了这里的这些东西还有不少的宝贝在观里藏着,到时候我会想办法把东西和钱都弄到国外去……”
雷涛听了他的话心里不由得一动,看他的样子,这里的这些东西恐怕和他道观里藏着的宝贝比起来还是差一些。估计这老头这么多年来盗墓所得,把精品都给自己留着呢!
也许是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