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故人(1 / 5)
瞧见萧洪涛面露迟疑,杨梦尘指着地图:“府城离流沙江太近且地势略微偏低,仅靠疏通和修葺河道治标不治本,迁徙府城倒是能避免水患,但工程浩大不现实,只有从水利入手,否则一次稍微大点的洪灾就会将我们的心血全部化为乌有,而我的法子,不仅最大程度的解决水患问题,在东楚各地也适用。”
“此话当真?”萧洪涛眼睛一亮。
从古至今水患都是大难题,可惜一直没有人能想出好办法解决,这也成了皇上和朝廷最忧心的事。
杨梦尘轻轻点点头。
“第一我们可以在这些地方修建水库,雨季蓄水,水库存满后再开闸放水,一层层直到下游,水就会减少,到了旱季,水库里存放的水就可以灌溉周围地区的农田;
第二象金泉村那样挖河开渠,将流沙江的水分流出去,同时连接各县各村的小河道,各县各村再挖掘小水库和池塘,既起到疏导作用,还可以单独蓄水;
第三用水泥和大石修建水库堤坝,坚固又耐用;
当然,在实际操作前最好问问当地老农,比问当地官员更有用,每年疏通和修葺河道的工作也必不可少,这样一来,无论雨季或旱季就都不用担心水患问题。”
“此法不仅治理水患,还解决了偏远地方的干旱,简直是精妙绝伦!”萧洪涛激动兴奋得脸色通红:“我立刻写折子奏明皇上!”边说边往书房而去。
看着萧洪涛急匆匆离去的背影,杨梦尘好笑地摇摇头,萧伯父素来关心国计民生,对水利这么上心半点不奇怪,毕竟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过了几天,龙玄墨亲自带着几名官员前来,几人关在萧洪涛的书房里密谈,紧接着清河府,乃至东楚各地开始大兴水利,龙玄墨是主要负责人。
杨梦尘没再关注,忙着和杨成宏(以萧洪涛名义)指导村民们种植茶叶和桑树,以及烧制瓷器。
不知不觉三年时间过去,如今清河府已成为名扬天下的茶叶之城,丝绸之城和瓷器之城,各地客商们蜂拥而至,其繁荣富饶堪比经济重镇,尤其吏治清明,百姓们安居乐业
“九儿回来了!”看到杨梦尘,花园里正在逗小重孙的杨周氏,高兴地招呼着孙女。
杨宗瀚(杨成容和萧晚雪的儿子)连忙放下手里的火龙果,从凳子上滑下来,迈着小短腿朝杨梦尘走来,嘴里欢喜叫着:“姑姑!”
“慢点,甜糕慢点,姑姑不走!”杨梦尘上前接住甜糕,掏出布帕轻柔擦去他脸上的水果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