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纰漏(2 / 3)
这些书架虽然以圆形排列,但好在有迹可循,以最中间的为开元末年。按照顺时针方向一圈圈的向外延伸,开元二十八年的架子正好位于楼梯出口的左手边。
这架子上每个格子都堆放着厚厚的卷宗,粗略算起来,约有近千份卷宗。
单靠他一人。挨个的翻阅,显然不太可能。
李沧海站在架子前,仔细回想了一下狄英所说。
狄英并没有说明具体的月份。但他说过,秦家被灭门之后。尸体很快发臭,这说明当时天气炎热。乃是盛夏时节。
而一年之中天气最热的月份,乃是夏至过后的伏天,也就是农历六月。
想到这里,李沧海毫不犹豫地看向,写着‘未’字的那扇格子。
这些格子以十二地支为顺序排列,而十二地支之中,寅为正月,卯为二月,依次类推,六月也就是未。
李沧海将那些卷宗全部抱了下来,然后坐在地上,开始一张张地翻阅。
丙申日,西市杀猪匠丢失银钱三两五钱,经查证乃被其长子所盗,销于赌坊……。
丙辰日,吐蕃客商丧命洛河,经查证乃是其仆从贪其钱财,以铁器致其死亡,伤口位于后脑,凶器为……。
丁丑日,丁亥日……。
李沧海仔细地翻看着卷宗,不放过任何一个字眼。
突然,他的眼光定在手中拿着的一份卷宗。
乙酉日,于洛阳府开堂,会同大理寺卿、吏部尚书、御史大夫,共审怀化大将军秦复通敌叛国一案。历三天,举人证、物证若干,证据确凿。复伏法认罪,对其所犯,供认不讳,予以结案。
看完之后,李沧海顿时皱起了眉头。
怀化大将军通敌叛国,是何等大事?洛阳府的案件归纳,竟然只有区区几十个字,简直太草率了些。
而最让他不解的是,他翻遍了所有的卷宗,也没有找到结案陈词。
但凡审案,必有结案陈词。
一是为了记录案件之经过,二是为了保留案底。
这也就是为何每个衙门都会配备师爷,师爷的主要责任,便是将整个案件记录下来,从案发到审理直到结案,都要详细记录。
结案之时,这份陈词必须经过师爷、审理者的签字,方才真正算是结案。
可以说,结案陈词是对一桩案件,最好的展现。
李沧海想不通,就连王家阿婆丢了一只狗,这种小小的案件都会清晰记录的洛阳府,为何会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