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用生命演出的唐毅(2 / 4)
唐顺之忙摇头,苦笑道:“徐阁老没那个心思,关键是李太宰啊!”
……
自从京城保卫战之后,徐阶完全改变了态度,变得韬光养晦,对严嵩父子百般顺从,再也不和他们作对。
很显然,徐阶看清了自己的地位,只要不出错,谁也动弹不了他。同时也看清了他和严嵩的差距,所以收敛锋芒,等待羽翼丰满的时候,再致命一击。相比张牙舞爪的严党,徐阶更像是隐忍深沉的毒蛇,追求的是每击必中。
徐阁老偃旗息鼓,另一位大佬则是风头正盛。
李默靠着门生陆炳的运作,起复为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衔,嘉靖赐御书“忠好”二字,特许他骑马出入西苑。
有了圣眷加身,有了陆炳扶持,李默担任太宰之后,大刀阔斧,和严党斗得不亦乐乎。
并且发出了豪言壮语,“吾备位公卿,年几六十尚复何求。”言下之意,就和你严阁老拼了!
李默反对严嵩的用人已经到了病态的地步,比如这一次王忬受伤,严阁老就提议让唐顺之接替,并且进位东南总督。
天可怜见,严阁老不能说没有私心,可是经过京城一役他也想明白了,关键的地方还要用能人,要能撑住局面。
徐阶当然不会反对,可是李默却严词拒绝。
他的理由也很充分,唐顺之虽然名气大,可是多年都在隐居读书,实际做官的年头不多,经验有限,东南总督何等重要,岂能交给他!
李太宰不光抵制了任命,还自己推出了人选,就是南兵部尚书张经。
不服咱们就比一比,张经字廷彝,号半洲,福建候官人,和李默是乡党。
翻开此老的履历,简直让人咋舌!他是正德十二年进士,授嘉兴知县。嘉靖十六年进授为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以镇压广西大藤峡瑶民起义有功,进兵部左侍郎。
不久与毛伯温定计抚定安南国,进右都御史。之后平息思恩九土司及琼州黎民起义,再进为兵部尚书。嘉靖三十二年起为南京户部尚书,旋即改任兵部。
张经在西南为官的时候,曾经和阳明公并肩作战,而且在狼士兵中威望极高,论起资格本事,唐顺之还真就没法相提并论。
李默不光推出了总督人选,还推荐李天宠担任浙江巡抚,把东南大局都捏在了手里。
……
唐毅对师父投以深切的同情,举杯说道:“煮熟的鸭子飞了,弟子只想祝您老大难不死必有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