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大非川(3 / 4)
在反应过来后,定然会分兵分别攻打大非川和乌海,只需我双方有一方取胜,便可两军会合,腹背夹击势孤之敌军,如此一来非但吐谷浑可复国,便是安西四镇亦能一举收复。”
“嘿嘿,这只是薛大将军你一厢情愿罢了,万一敌军攻势太猛,我等彼此首尾不能相顾,只要迁延岁月,甚至都有可能被贼子各个击破,届时我等非但难以破敌,连性命都操于他人之手,薛大将可否想过这些?”
郭待封对于薛仁贵的决定很不配合,一上来就冷嘲热讽,不过这也不算是胡搅蛮缠,因为郭待封担心的问题也确实是存在的。
但是在这时候,却已经是箭在弦上,不能不发,更何况这已经是最佳的破敌之策了,胜算还是比较高的,薛仁贵无论如何都不会轻易放弃,所以,他当即凛然说道:“我等身为武将,自当将身家性命许给国家,便是遇到危险,亦当死战,像如忠烈卢国公程老将军那般,马革裹尸,如何能够惜身保命、不顾公事耶?吐蕃土地虽广,然则因其乃苦寒之地,故此地广人稀,便是人人皆兵,又能有多少人?便是倾国来战,亦不过二三十万,更何况彼亦不可能倾国来战,毕竟还要戍守地方,如此一来,最多也不过十余万人,以吐蕃士兵之作战能力,吾等以一敌二,以寡胜众,正是拿手好戏,又有何惧哉?”
其实对于薛仁贵的判断,李显还是有保守意见的,因为他知道,这一次吐蕃会发动四十万大军前来争夺吐谷浑和安西四镇,但是李显却也不知道这四十万到底是号称还是实际人数,再加上现在是要说服郭待封,他也不好插嘴,所以并没有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
郭待封却是不知就里,被薛仁贵驳得没有话说,不过过了一会,他又说道:“乌海路远,且又道路艰险,薛大将军对此地并不熟悉,不如让末将率军出征,薛大将军统率辎重营镇守此地,毕竟末将当初主要是在这一带作战,相对要熟悉一些。”
却听得薛仁贵笑道:“郭将军此言差矣,吾虽然很少到达此地,然则早已将乌海所在地摸了个通透,吾又小有威名,谅那吐蕃贼子心中亦是忌惮,而郭将军新败,贼子定然不知将军厉害,此一点于将军不利也。呵呵,郭将军放心就是,吾定然不会有差池,而辎重亦是重中之重,非郭将军不能守也,还请将军勿要推辞。”
薛仁贵这句话说得很客气,但实际上却很不客气,因为这是在告诉郭待封,之前在解鄯城之围的时候,你的表现很不好,差一点都被敌军打败,这样的领军能力怎么能够承担突袭乌海的任务呢?你还是老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