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大唐扫把星 > 第468章 这一眼

第468章 这一眼(5 / 8)

纸包出来,“给。”

老人推却,“哪里敢要?不敢不敢。”

贾平安把油纸包塞给孩子,摸摸他的头顶,“有机会就去读书。”

孩子拿着油纸包,呆呆的看着贾平安。

但眼睛里却多了神彩。

今日贾平安的一句话将会给他的心中种下一颗种子。

——有机会就去读书。

他艳羡贾平安,如此就会以他为目标,这就是驱动力。

贾平安出了这户人家,包东低声道:“武阳伯,这等孩子没地方读书。”

“我知道。”贾平安淡淡的道:“总有办法的。”

世家门阀对科举不屑一顾,倚仗的便是自家的家学渊博,而大唐的教育体系不完善的架构更是让这种不屑一顾变得理直气壮。。

大唐最高学府招收的是权贵官员子弟,当然,你要说平民子弟也有人进了国子监,确实是有,但他们进的是算学这等类似于后世技校的地方。

如此下面的人只能种地,上面的人倚仗着学习霸权,以及家中的关系,牢牢的把持着向上的通道。

这条通道只留下了一条缝隙,偶尔有底层人能飘上来,随后被拉拢同化……

这便是大唐版的阶级固化。

而击破这个阶级固化的人就是武媚!

“科举始于前隋,但开头还是先帝……”

“科举?”包东不解,“那不是哄人的吗?”

“胡说!”贾平安笑骂道:“那不是哄人,而是下面没几个读书人。”

包东挠挠头,“那弄了科举作甚?”

“留着希望。”贾平安缓缓而行,“先帝时诗赋只在上层流转,帝王和重臣们诗赋相和,下面的百姓看着这一幕敬若神明。学识也是在上层流转,下面的人想窥探,只会撞的头破血流。

而科举就是一根管子,一头连着下面的百姓,一头捅到了上层,下面的百姓可钻进这个管子里,一路钻到上面去。”

武阳伯真的是太天真!

雷洪扯着抚须,“武阳伯,我有好友在吏部,他说科举入仕的官员升职艰难,被那些权贵高官子弟看不起呢!”

这便是现状。

“会好的。”

李治对科举也是那个尿性,但好歹比先帝更重视了些。

直至武媚,科举才正儿八经的进入了正轨。

科举始于前隋,而真正的大兴则是在武媚时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