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游龙戏唐 > 第164章 实地考察(一)

第164章 实地考察(一)(2 / 4)

头一个对陈子明大兴盐务一事提出了质疑。

“大人明鉴,下官也着人详加查访过,除与盐州交接处有一盐湖之外,确不曾有太多所得,且那盐湖已归属盐州盐场所有,并非我绥州所能染指的,至于岩盐么,下官州中也就只有上县左近的高师山听闻有少许岩盐,只是地处偏远了些,下官虽已着人前去细查,一时尚未能得详情,下官愚钝,还请陈大人指点迷津则个。”

葛铭话音方才刚落,绥州刺史王纯也紧跟着出言附和了一把,显然对陈子明所言的三州岩盐储量大之说也不是很相信。

“嗯,赵使君可有甚要补充的么?”

对于两位刺史的质疑,陈子明并未急着给出个解释,而是笑呵呵地将话题丢给了沉默不语地端坐在一旁的银州刺史赵万诚。

“回大人的话,自得知大人欲来我三州大兴盐场,下官便已彻查了地方志,得知我银州儒林县西北黄莽山一带确曾有山民曾在此挖出过大量岩盐,据记载,似乎量颇丰,只是因其毒性大,人畜不得食,故而无人加以理会,数日前,下官着人前去勘探过一回,挖地十余丈,却依旧不曾有所发现,或许是记载有误也说不定。”

真正在地方志上有明确记载岩盐出处的就是银州,早在匈奴人赫连勃勃建大夏国时,便有山民在儒林县苍莽山上挖出过岩盐,时人尚不知其毒性,分而食之,导致中毒者众,赫连勃勃曾因此下令严禁开挖岩盐,违令者杀无赦,自此后,银州的岩盐便不曾再有过相关之记载,据此,赵万诚也确实着人上了苍莽山勘探,却一无所获,这会儿说将起来,也自不免有些怀疑地方志之记载是否出了偏差。

“得见诸位大人能如此实心办事,本官也就放心了,至于说到三州的岩盐么,本官心中有数,不急,明日一早还请诸位大人随本官一道前往黄莽山,实地勘过便知根底。”

对于三州刺史们的狐疑,陈子明一点都不觉得奇怪,无他,三州的岩盐储量虽是高得惊人,可大多都深埋于地,实际上,三州的地底下几乎都是岩盐,最大的盐层厚度甚至高达三百余米,储量惊人至极,不过么,真儿个露在表层处的矿点却并不算太多,加之因岩盐有毒性,时人根本就不会去理睬,正因为此,三州刺史们仓促间找不到矿点也就是难免之事了的,然则对于有着前世记忆的陈子明来说,要找到几处埋藏较浅的矿点却并非难事,道理很简单,前世那会儿的榆林岩盐矿产可是全国闻名的,网络上的相关之章不少,甚至还曾引发过一场针对岩盐开发的网络大讨论,其中就有着相关浅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